ldquo互动学习rdquo第十

文章来源:健康_保健养生_健康养生馆   发布时间:2021-3-11 9:12:22   点击数:
  

“互动学习”第十九期

哈喽!各位学员你们好啊!健康管理师“互动学习库”第十八期来啦!

本期“互动学习库”答疑老师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学员们经常咨询的重难点,一起来看看吧!

1

BMI的计算

(答案)

定义:体质指数(BMI)是一种用于计算身高别体重的指数。

BMI=体重(kg)/[身高(m)]2=体重÷身高÷身高

评价18岁以上成人群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体型的胖瘦程度。

中国成人判断超重和肥胖的界限值为:

?BMI<18.5kg/m2为体重过低(消瘦)

?18.5≤BMI<24kg/m2为正常体重范围

?24≤BMI<28kg/m2为超重

?BMI≥28kg/m2为肥胖

示例:张女士身高cm,体重60kg。

计算她的BMI解:BMI=60kg÷1.65m÷1.65m=22.0kg/m2

总结易错点:

①公式不理解

②单位没有换算过来

知识点:技能第一章健康监测

2

发病率的公式中k指的是什么?

(答案)

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发病率=(一定时间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K是用于将计算结果转换成百分数、千分数、万分数等的系数。)式中,k=%,0%,00/万或000/10万。

计算发病率是可根据研究的病种及研究的问题特点来选择时间单位。一般多以年为时间单位,常用10万分率来表示。

知识点:基础知识第五章第一节的常用指标

3

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区别

(答案)

知识点:第五章第一节常用的研究方法

4

效果评价就是结局评价吗?

(答案)

不是的

知识点:基础知识第六章第四节健康教育计划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5

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区别?

(答案)

知识点:基础知识第五章第一节基本知识常用指标

6

低收入人群更易肥胖?

(答案)

原因:

①心理因素:心理困扰导致情绪化饮食

利物浦大学夏洛特-哈德曼博士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低收入人群可能更容易因心理困扰导致肥胖,情绪化饮食应对。研究表明,较低的SES(社会经济地位)与较高的心理痛苦有关,较高的痛苦与较高的情绪饮食有关,而这又预示着较高的BMI(体重指数)。

②饮食结构:经济水平和思想观念影响饮食构成

现在中国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肥胖人口第一大国。美国之前有研究有说明,由于垃圾食品价格低廉,口感丰富,低收入人群的家庭也会更偏向于选择这类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品。而高收入的人群注重健身、营养饮食,甚至会有专门的营养师为他们制定低卡营养食谱。所以我们能看到在美国,肥胖人群大多集中于低收入阶层中。在早些时候,也有很多中国人认为,肥胖是富贵病。但随着医学养生的观念大众化,我们能看到,社会普遍开始重视起了健康。

7

某地区40万人,经麻风病普查,查出麻风病人80例,可得出下列哪一项指标()

A.麻风病发病率为20/10万

B.患病率为20/10万

C.罹患率为20/10万

D.续发率为20/10万

(答案)

B

1)普查:即全面调查,是指在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故普查80例麻风病人中既有新病例,也有老病例。2)患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点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和旧病例的人数总共所占的比例。患病率=(特定时间点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k知识点:基础知识第五章常用指标

知识点一:普查和抽样调查,是现况调查的两个种类。普查:即全面调查,是指在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故普查80例麻风病人中既有新病例,也有老病例。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指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部分样本进行调查,从样本获得的信息来推断总体情况。它是以小测大,以部分估计总体特征的调查研究方法。

知识点二:罹患率是人群新病例数的指标。该指标和发病率相似,表示较短时间内的疾病流行严重程度。罹患率适用于小范围、短时间内疾病频率的测量。

知识点三:续发率亦称二代发病率,是指一个家庭、病房、集体宿舍、托儿所、幼儿园班组中第一个病例发生后,在该病的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因受其感染而发病的续发病例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知识点:基础知识第五章常用指标

8

对孕妇进行访视、询问并记录她怀孕期间的吸烟情况,而后分析吸烟暴露与婴儿低出生体重的关系,这种研究的类型是()

A.现况调查

B.临床研究

C.现场实验

D.队列研究

E.病例对照研究

(答案)

D

队列研究(cohortstudy),亦称群组研究。是将特定的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n个群组或队列,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联系及联系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可用于检验病因假设、评价预防效果和研究疾病自然史

知识点:基础知识第五章常用研究方法

9

按年中国血压诊断标准,下列哪项不符合()

A.收缩压mmHg,舒张压80mmHg为正常值

B.收缩压mmHg,舒张压90mmHg为正常值

C.未用药时,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mmHg,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诊断标准

D.收缩压-mmHg,舒张压80-89mmHg,为正常高值

(答案)

B

解析: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mmHg,舒张压≥80mmHg),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10

以下属于计量资料的有()

A.身高

B.体重

C.血细胞计数

D.某病阳性人数

E.心电图

(答案)

ABC

计量资料也称数值变量,是定量测量的结果,通常用专用仪器测量所得,一定是有单位的,并且具有连续性。血细胞计数也是有单位的,属于具有连续性的定量资料,所以属于计量资料。比如红细胞计数是单位体积血液中含有的红细胞的数目。正常参考范围:成人男性:(4.0~5.5)×10^12/L,成人女性:(3.5~5.0)×10^12/L。单位就是10^12/L。阳性人数为定性观察的结果,属于计数资料

知识点:基础知识第五章第二节医学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医学统计资料的类型

知识点:基础知识第五章第二节医学统计资料的类型

11

假定夫妻不和睦的男司机会有较高的事故发生率,如用病例对照研究来检验此假设,合适的对照为()

A.未出事故的男司机

B.不是司机的男性

C.夫妻和睦的男司机

D.夫妻和睦的不是司机的男性

(答案)

A

病例对照研究是选择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作为病例组,未患这种疾病的人群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与某种(某些)可疑危险因素的情况及程度,通过比较两组暴露率,以判断暴露因素是否与疾病有统计学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知识点:基础知识第五章第一节常用研究方法

12

慢性病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主要有()

A.吸烟

B.缺乏体力活动

C.高血糖

D.过量饮酒

E.不合理膳食

(答案)

ABDE

慢性病危险因素分为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两大类。慢性病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慢性病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缺乏身体活动、不良心理精神因素以及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等;中间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等。

知识点:理论第四章常见慢性病第一节危险因素的分类

中间危险因素是什么?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便可进一步演变为中间危险因素并导致各种慢性病的发生。

之所以称为中间危险因素,是因为它们既是可改变危险因素和不可改变危险因素共同作用所带来的异常结果,同时也是导致多种慢性病发生的直接危险因素。

换言之,中间危险因素既是上游危险因素的结果,也是下游危险因素的原因。

做题的关键:判断这个因素是否属于中间危险因素——不可有效控制根据题目进行判断——是否为某些特定疾病的并发症状

13

以下哪项是衡量人群中疾病危险性的指标()

A.生存率

B.感染率

C.病死率

D.发病率

E.患病率

(答案)

C

病死率是衡量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通常用于病程短的急性病,如各种急性传染病、脑卒中、心肌梗死或肿瘤等,用以衡量疾病对人生命威胁程度。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不是真正的率,只是一个比值。

知识点:理论第五章流行病学第一节基本知识的常用指标的理解

感染率(prevalenceofinfection)是指在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个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比例,是评价人群健康状况常用指标之一。根据感染率所反映时段的不同,可将感染率分为以下两种:

1.现状感染率:其性质类似于患病率,所指特定时间内的感染率。

2.新发感染率:其性质类似于发病率,所指某病新感染出现的频率。感染率是评价人群健康状况常用指标。

感染率常用于以下两方面。

1.研究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流行态势和分析防治工作的效果,特别是对那些隐性感染、病原携带及轻型和不典型病例的调查较为有用,如乙肝、乙脑、脊髓灰质炎、结核、寄生虫病等。

2.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4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意义是()

A.反映胰岛α细胞的储备功能

B.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

C.反映2-3个月血糖控制水平的良好指标

D.了解胰岛β细胞功能和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

E.了解胰岛α细胞功能和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

(答案)

D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以了解胰岛β细胞功能和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是诊断糖尿病的确诊试验,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对于处于其他疾病急性期的患者,可能需要重复进行以明确糖尿病的诊断。

是以干预手段测试胰岛β细胞能否正常工作以调节血糖,而不是反映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水平控制如何。C项应考虑长期血糖监测,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观察其控制是否良好。

胰岛的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β细胞分泌胰岛素。这些激素通过旁分泌机制相互调节,对维持代谢平衡,尤其是葡萄糖的代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知识点:理论第四章常见慢性病第四节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15

下列哪项不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因素()

A.肌肉和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

B.胰岛素分泌缺陷

C.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作用障碍

D.葡萄糖摄取利用增多,从而导致血糖增高

(答案)

D

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外周组织(主要是肌肉和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分泌缺陷,导致机体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使葡萄糖摄取利用减少,从而引发高血糖,导致糖尿病。D项说葡萄糖摄取利用增多是不对的。

知识点:理论第四章常见慢性病第四节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血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Glu)葡萄糖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能量的重要来源。正常人体每天需要很多的糖来提供能量,为各种组织、脏器的正常运作提供动力。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正常人血糖的产生和利用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是由于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大致相同的结果。

16

以下哪些是诊断试验真实性的评价指标()

A.灵敏度

B.特异度

C.变异系数

D.百分位数

E.似然比

(答案)

ABE

真实性:又称有效性,是指筛检试验或诊断试验所获得的测量值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评价真实性的指标有以下几种:1)灵敏度;2)特异度;3)假阴性率;4)假阳性率;5)似然比;6)正确诊断指数。似然比(likelihoodratio,LR)是反映真实性的一种指标,属于同时反映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复合指标。

17

水果打成果汁后,膳食纤维还能保存下来吗?

(答案)

被破坏了,除非连渣喝。并且包括维生素C等也容易流失。①维生素C容易氧化,不管是受热或是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都会遭到破坏。榨好的新鲜果汁若没有马上喝掉,与空气接触的时间越长,越容易被氧化,营养素流失的量越多②大部分的膳食纤维都在被滤掉的渣中,剩下糖分,容易升高血糖③市售果汁通常在加工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感官体验和增加稳定性,常会添加酸味剂、甜味剂、着色剂等添加物,使果汁更有口感、颜色更鲜艳好看,部分添加剂对身体不利

建议直接吃水果!适量即可

小编有话说

亲爱的深海学员们:

以上就是本期的答疑推送汇总啦!备考健康管理师的学员们一定要仔细查看哦!

如果还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tf.net/xljk/1601237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