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则最近报道:
本报讯(记者杨柳)3月3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共同发布全国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结果:全国中医药科普普及率为84.02%,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为8.55%,十三五”期间,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核心指标到12%。
作为首次全国性中医药文化科普工作专项调查,调查组在全国31个省区市选择了个城市点和个农村点,调查对象是19~59岁的常住人口,一共人,有效率为9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查德忠表示,根据调查,全国中医药科普普及率为84.02%,其中农村普及率为77.30%,社区普及率为90.77%,家庭普及率为84.02%。总体来看,中医药科普形式重要性依次为:大众媒体宣传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栏(宣传墙)义诊讲座等科普活动医护专业人员科普中医药科普知识宣讲场所。医疗机构的中医药科普阅读率为60.46%,成为中医药科普宣传主阵地。
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为8.55%。即每个15~69岁的人群中,有近9人具备了基本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了解基本中医养生保健理念和知识,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及行为,了解常用养生保健内容与方法。其中,公民对体质养生保健、日常起居养生保健和饮食养生保健知识掌握相对较高,对养生保健理念和养生保健信息理解能力次之,对家庭适宜方法、运动养生保健和情志养生保健知识掌握最低。
全国中医药科普工作情况、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存在较大的城乡、地区差异。城市中医药科普普及率显著高于农村,两者相差13.47%。从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中医药科普普及率高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城市居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显著高于农村居民,两者相差10.53%。东部地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年轻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高于老年人;文化程度越高,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越高。其中15~44岁人群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24岁人群为9.25%、25~34岁人群为12.41%、35~44岁人群为10.58%),45~69岁人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5~54岁人群为7.14%、55~64岁人群为6.21%、65~69岁人群为7.16%)。
课题组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谭巍表示,“十三五”规划中应把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的提高作为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非常核心的指标,并且提出国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核心指标到12%。(转载于中国中医药报)
(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年龄分布比率)
从报道中不难看出,中医养生保健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人死如灯灭,有些人底子可能厚一些,油多一些,有些人底子薄一些,这就需要把灯捻子调的小一些,小心呵护方能长久,作为一名中医,行医几年,发现有太多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生活观念的改变,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而正确的健康观念足可以改变你的健康状况。想不生病就要知道怎样养生,这一点是中医的长处,祖先留下的学问处处都在讲如何养生。人生八苦,病居其一。小病则小苦,人们多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不以为意。大病则大苦,甚至生不如死,人闻之无不色变。有了病,所以有了医学。医学的目的就是让人知道怎么不生病或减少生病,预防疾病,治疗疾病。而医学的代言人就是医生。目前主要有中西医两种医学模式,中医是老祖宗的东西,延续中华民族,保卫国人健康,疗效毋庸置疑,许多炎黄子孙对此都有深厚的感情。西医是打着科学的旗号,依托现代先进科技,席卷全世界,迷信科学的人信之不疑。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两者均有可取之处。所谓“不治已病治未病”,最好的医生永远是我们自己,后期尽量多分享一些原创医学科普知识、养生方法及治病理念,仅供参考养生比治疗重要,观念比药物有效,愿我们携手前行。为健康,为生命!
(全国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率)
李医生坐诊详情如有变动再另行通知
1.医院,周一、二、三、四、五上午。(滨河西路号,雪峰大桥西头路南,临近桂花城南门,原宛西制药厂总部,29路公交终点站)
2.南阳张仲景国医馆天山路店,周二下午,周六上午。(人民北路与范蠡路西路交叉口向东米)
3.南阳工业路大药房张仲景国医馆,周一、周三、周五下午。(工业南路与红庙路交叉路口东北角,坐9路、36路公交车到市建委下车即到)
4.西峡坐诊时间需要另行通知。
白癜风症状图白癜风山东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