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讲座太冲穴肝经上的消气穴

文章来源:健康_保健养生_健康养生馆   发布时间:2017-6-15 14:07:29   点击数:
  

穴位取穴法:人体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肝经输穴、原穴。

别名:大冲穴。

穴义: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向上冲行。

备注:输穴;原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急行的风气,其性热燥。

运行规律:循肝经上传中封穴。

功能作用:燥湿生风。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证,胁痛,腹胀,黄疸,呕逆,咽痛嗌干,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

配大敦治七疝;泻太冲、补太溪、复溜治肝阳上亢之眩晕;

配合谷为开四关又治四肢抽搐;

配肝俞、膈俞、太溪、血海穴治贫血、羸瘦;

配间使、鸠尾、心俞、肝俞治癫狂痫。

太冲穴是肝经上的“消气穴”,是容易着急上火人群的一大法宝。因此,生活中,当你感到烦闷、焦虑甚至想发火的时候,只要用拇指指腹推按双脚背部的太冲穴各3分钟,胸中的怒气就会得到缓解,甚至一扫而光。由于肝经的循行路线是自下而上,顺经为补,逆经为泻,因此,消怒火应逆着肝经推,即向大脚趾方向推,要有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佳。

太冲穴是肝经之原穴,不论是肝火、肝阳、肝气、肝风,皆可取其泻之、平之。本穴主治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证、胁痛、腹胀、黄疸、呕逆、咽痛、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胺痿痹。

更多资讯,回复数字或对应关键词即可查看

南大培训,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指定的省级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补贴受理机构

培训项目有:公共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中医药膳制作/保健按摩师/保健刮痧师/中医针灸(康复理疗师)/育婴师/美容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催乳师/月嫂等。Tel:

分享文章:

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分享到朋友圈/腾讯微博”

订阅账号:

点击本文标题下“广东南大职业培训学院”







































北京白癜风治疗一般多少钱
青少年白癜风的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tf.net/jkjd/160118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