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讲讲丰顶山老虎的故事
《赣西发现》人文档案虎,又称老虎,是当今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亚洲陆地上最强的食肉动物之一。
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虎种,生活在我国中南部,是最小的几个老虎亚种中的一种。雄虎体长约2.5米,体重接近公斤;母虎更小,长约2.3米,体重公斤左右。建国初期,我国大约还有多只华南虎,但在当时华南虎的栖息地已在日益缩小,人与虎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因此当时被定为害兽,随即华南虎遭到大量捕杀,各种“打虎能手”之类的称号满天飞。时至今日,野生华南虎只剩下不到30只。
年,华南虎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的十大物种之一。
一
上世纪五十年代,宜春、万载两县交界处共管的丰顶山,生态环境是很好的:山顶灌木、芭茅茂密,山腰毛竹、松杉乔木成林,山脚下更是遍地阔叶树和竹子混交天然林。树上野果众多,如板栗、尖栗、茅栗、猕猴桃等到处都是,地下冬笋、春笋、小竹笋、葛藤包、野淮山、野山芋和甜甜的茅根不计其数,还有其它各类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也非常丰富。野生食物多,使丰顶山成为飞禽走兽的乐园,所以在南方地区号称“百兽之王”的华南虎(当地老乡叫黄斑虎),自然来丰顶山占山为巢,当起了“山大王”。
列位读者看官,此话不是笔者信口开河,更不是无中生有。下面的两个例子,一个是笔者耳闻目睹的,另一个则是笔者的姻伯所亲身经历的,都是活生生的事例,足以证明丰顶山曾经啸聚山林的虎踪。
我是万载县株潭镇人氏,母亲有一位堂姑住在镇上中街木桥头,她先生是有名的金银手饰加工匠人,方圆四乡八岸,只要讲株潭银匠店就知道是龙仕柳家。老姑父家对门开着几间中药铺,统称中街子药店,其中最有名的是中医中药世家杨姓人开的同泰堂字号。
记得是年的一天,我跟着母亲到老姑父家里去。小孩子好新奇、喜活动,进门后喝过主人倒的茶水,却不听主人“请坐”的招呼,转身就溜出店门转悠去了。老姑父家店铺东侧,就是横跨锦江上游的中街木桥,这是金瑞、楠木、丰顶山一带人,进株潭街的两个通道之一(另一通道是上街的石桥)。我刚出门向右转,就看见两个壮年人用木梯子抬着一只长长大大的死老虎,老虎俯卧在木梯上,虎头朝前,虎尾在后,兀自伸向木梯尾扛虎人的肩膀边。它的四条腿跨出木梯垂向下面,脚爪子都用棕片紧紧包裹着。两个汉子护卫在死老虎的两旁,就像送葬护灵扶丧的孝子一样,不过没有披麻戴孝而已。四个汉子都在腰间扎着蓝士林布长巾,一看就知道是宜春县的农民(旧时万载县农民大多用白棉布长巾或罗布巾)。只见他们全都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看得出是四个人轮流换驳抬老虎的,由于老虎太长太重,使有饭碗粗细的新杉木长梯子被压得弯弯下沉,一闪一闪的。
我见状大叫一声:“老虎来了!”大人们听到我的喊声,都快步出门来看热闹。在众人簇拥下,老虎被抬进斜对面“同泰堂”中药铺宽大的店堂内,又在药店伙计的协助下,小心地放下来。之所以这么谨慎,倒不是担心死虎受惊受伤,而是因为老虎太重,怕抬虎人扭坏身子,或是弄断了木梯。一看到老虎被放下落地,受好奇心驱使,我也立即挤进人群蹲下去解老虎脚爪上的棕片,卖虎人立即呵斥:“细伢俚乱动啥?!”后听大人们解释,我才知道,之所以要用棕片把老虎的爪甲子严密裹住,就是怕有人去取它,因为这是小孩帽子、项链或手链上的贵重饰物,可以辟邪保平安。前两年在网上看到,国家林业部门在长沙、株洲搞科普展览时,华南虎标本上的虎爪子就被人偷去,据说一个爪子可值人民币两三千元,可见虎爪的珍贵。年元旦后,长沙市动物园针对虎年来临,让饲养员收捡掉落的华南虎须,每根元卖给游客,当今,连虎须也弥足珍贵!
这是其一,为我所亲身经历。还有一桩,是发生在当时宜春县金瑞镇余家坪村里的事情。我两个同胞姐姐都因家里穷,从小就在穷乡僻壤的余家坪石阳前何家组做童养媳。这里是丰顶山的西北,山高路不平。年以前,除了茂密的油茶林外,漫山遍野都是芭茅灌木丛林,是野鸡、野兔、豪猪、野猪、獐子、麂子的理想栖息之地;以野生动物为肉食来源的虎豹、豺狼,自然也乐于在此安家繁衍。当地村民饲养的鸡和狗,常有被虎豹豺狼偷吃之事,有时老虎还夜闯村庄,到牛栏猪圈偷咬大牲畜,所以当地习惯把牛栏猪圈的屋门做得结实,每晚睡觉前,都由男人拿着棍棒去关锁圈舍门,以防猛兽夜袭牲畜。
飞禽走兽多了,当地山民中以狩猎为副业的也比较普遍,胆子大的青壮年男子,家里都备有一两支土铳,到了秋冬农闲时节,常常带着猎狗上山去打野兽。我大姐夫的父亲何魁元,那时还只五十开外,也算是个老猎手,每当他和村里的同伴打到野物时,我姐夫或姐姐就翻山越岭,徒步30多里路,给株潭我家里送些野猪肉、麂子肉来。我妈妈和嫂子梳头时,挑头发缝和扎发髻用的,都是他们打豪猪取来的七八寸长的“豪猪箭”。
后来,姻伯何魁元在一次猎虎过程中发生过的惊魂一刻,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二
年的秋末冬初,照例又到了农闲狩猎时节。何魁元单独上山巡猎,在离自家屋后不远处,不期碰上了一只大老虎,他立即举铳射击,老虎中弹倒在一棵大油茶树下。老头子欣喜不己,看见老虎没有动静,当即急步上前到老虎身边。他微弯着腰,用鸟铳枪管去拨弄老虎,忽地一下,本来僵挺在地上的老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纵身跃起,两个前掌从何魁元头上扫下来!何魁元躲避不及,左脸被虎爪扒下一块皮肉,右胳膊肘上的棉袄袖子被撕开,上肘也被撕下一块长长的皮肉。他强忍着剜心一般的疼痛,丢下鸟铳就落荒而逃。
好在出事地点离家很近,山民们听到呼救声都立即跑到岭上。大家听了老头子诉说,有的立即去打受伤的老虎,有的立即把他抬往金瑞镇卫生院救治。因伤势不轻,民间还传说老虎抓伤的都带毒性,更难治疗,因此何魁元医院治疗了很长时间。后来听说,卖死老虎的钱加上宜春县政府奖励的“为民打虎除害”奖金(据说是五元钱),刚刚够了住院医疗费和买点营养品的开支。老虎那一扑下爪也真够狠的,何老汉左边的后槽牙都露了出来,在宜春住院期间有时吃饭还往外漏呢。家人和邻里对老头子都埋怨不已:蠢老汉为什么不赶快装铁砂子和火药,先给老虎补上一枪,而让自己遭受老虎反扑?
何老汉八十多岁去世,于今也三十多年了。这个“打虎老英雄”活着的时候,每当提起打虎之事,一点英雄气概都没有,总是心有余悸地说:“想不到老虎真聪明、会诈死,想不到半死的老虎还真厉害,我这条命是从老虎口边捡回来的呀!”
三
讲完所见所闻的两个真实故事,笔者再谈点个人看法。
虎是十二生肖之一,排行第三,称为寅。在我国,虎文化历史悠久,传承很广。
清代文人舒位《黔苗竹枝词·红苗》诗:“织就班丝不赠人,调来铜鼓赛山神。两情脉脉浑无语,今夜空房是避寅。”寅为虎,谁敢违背避寅习俗,五月寅日若夫妻同房而眠,老虎就会伤害他们。这是一些地方民间流传的避寅习俗。
故老相传,白虎是五百年才能变白的虎,是神物,而且仙人往往也乘虎升天,是镇西之兽。白虎神是中国古代道教的守护神,原为古代星官名,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方七宿,因其呈虎形位于西方,按五行配五色,故称。它也是四方神之一,《礼记·曲礼上》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
陕西有送布老虎的育儿风俗。小孩满月时,舅家要送去黄布做的老虎一只,进大门时,将虎尾折断一节扔到门外。送布老虎是祝愿孩子长大后像老虎那样有力;折断虎尾,则是希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免灾免难。山西各地则流行送老虎枕头的育儿风俗。每逢小孩过生日,当舅舅的要送外甥一只或一对老虎枕头,既可当枕头,又可当玩具,还表示祝福。
虎一直受到汉民族的崇拜,是正义、勇猛、威严的象征。特别是在军事上,比如在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据考证,虎的形象在古羌戎族也有出现,但在我国西南地区最为流行。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兽面和殷商青铜器上的兽面都与虎的形象相似,直到今天我国的彝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等民族仍称虎是其祖先。汉代人把虎看作是百兽之王。自汉代以后虎一直成为劳动人民喜爱的保护神,而没有成为帝王的象征,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与发展,崇虎的文化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观念。
上世纪五十年代,丰顶山一带为华南虎的栖息地,是确凿无疑的事实,更不用说明月山、武功山这样广阔茂密的大森林了。上世纪中叶,由于历史的误会,加之生产力不发达,在出现人虎相争的情况时最终酿成华南虎被争相围捕的后果。现在,生态环境退化了,有些珍禽异兽快绝迹了,人们才感到后悔不迭,也才出现像陕西那样官民串通、制假炒作的“周老虎”事件。r去年,就在“周老虎”事件风波未平的时候,也有人在宜春新闻网明月论坛上发帖称,丰顶山林场附近出现老虎活动踪迹。我看过帖子后,尽管疑多信少,但还是向市里有关部门打过电话,建议去实地调查一下。
由此我进一步想到,首先相关单位应当趁一些经历过打虎的老干部、老农民还健在,像征集革命史料一样,赶快去查访记录整理一些老虎活动的资料,当作史料予以保存;二是应当到袁州、万载查找上世纪五十年代发放领取打虎奖励的档案资料,并收入市、区、县志书内。我觉得这是有必要有意义的事情,也是对历史和后人负责任的应有表现。
(特约撰稿:高秉庚)
本文已于年2月27日发赣西晚报13版
往期回顾
魂牵梦绕的母校——金瑞中学,我回来了
农村学生喜欢吗,伯塘中学的学生用行动释诠了
草坪上的......,浪漫啊
小学生听宜春古八景,听得懂吗作家何高德在宜春学院讲授“宜春古八景”的前世今生
我是宜春人,我自豪,我骄傲!
他们坐在这里敢说宜春...
宜春银你知道,宜春为什么叫宜春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