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健康,是子女在外打拼最大的底气

文章来源:健康_保健养生_健康养生馆   发布时间:2021-7-11 16:52:31   点击数:
  

1

“今天你妈说觉得心慌,紧接着就进屋躺着了。”妻子脸上敷着面膜,刷着今日的热门微博。

“带孩子累了吧,歇一歇就好了”丈夫躺在床上,玩着游戏。

“也是,咱儿子现在越来越皮,听妈说今天还和小区里的孩子抢玩具,把人家吓哭了”。妻子的声音里带有一点得意。

“这性格随我,不怂”。丈夫玩游戏更得劲了。

夫妻俩发自内心的笑出声来,话题聚焦到了孩子身上,最近会说的新词,掌握的新技能,干的“坏事”……

你看,他们已经忘了,自己的妈妈还心慌呢。

没有人去思考,妈是不是生病了,会是哪种病,医院检查一下,要挂哪个科。

这就是当代年轻人和父母之间的默契:你不说我不问,你若安好,一切都是正常。

好像年迈的父母活着,就是为了给自己带孩子的。

做得好是应该,做得不好就要忍受子女的指责。

至于他们健不健康?

“这不是没啥大事么。”

最近,一条“婆婆向儿媳下跪心脏病发”的视频在网上很火,媒体报道老人因为突然晕倒造成孙女严重烫伤住院,儿媳不听解释要赶婆婆走,婆婆再次晕到在地。

医院得知婆婆的晕厥是因为患有心跳过缓心脏病,已经是很严重的程度,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才能维持正常生活,儿媳后悔不已,深感自责。

在媒体的采访中,儿媳回想起此前婆婆提过偶尔会头晕、眼花、胸闷,但自己和丈夫以为只是带孩子累的,是常见的老年症状。

也就是这一疏忽,才导致了女儿、婆婆双双入院的惨剧。

新闻下的网友评论很有意思,大概可以分为两类,“敷衍的关心”和“对老年病的无知”:

“老妈说她心里烧得慌,闷的很,我以为是肉吃太多了,给她下单了一箱酸奶解腻。““婆子妈帮看孩子很累,经常晕晕乎乎,躺沙发上喘粗气,我心疼给买了好些补品,最后诊断是心跳过缓。““我妈也是总头晕,还晕倒过两次,医院大大小小的科室跑了个遍,扎了不知道多少血,最后诊断出结果的竟然是心内科。“

父母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会进入衰退状态,都会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

这些疾病中,有的症状明显,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有些则不易被察觉,就像新闻中这位心跳过缓的婆婆,头晕眼花胸闷这些症状,搁年轻人身上也是极易发生的,谁能想到呢。

尤其我们的父母在老了之后,又特别害怕给子女添麻烦,每次电话回家都是一副坚强乐观的样子,身医院。

问他们身体好不好,得到的回复永远只是:好,很好。

反过来又叮嘱我们要注意身体。

而我们的耐心,却没有达到能接受他们絮叨的程度,通常都是话未落音,电话已断。

2

小时候总是感冒发烧,妈妈为了能时刻观察我的情况晚上都会和我一起睡觉。

我一开始很抗拒和她一起睡,因为害怕传染给她。

妈妈知道后告诉我,小朋友生病是不会传染给爸爸妈妈的。

我相信了,开心的躺在妈妈身边安然入睡。

时隔多年,已近70的老母亲突然在家晕倒,在医院折腾了三四天,背了一天一夜的心电监测仪,最终被确诊为窦性心率过缓。

一分钟心跳不到40。

监测期间还出现了一次长达7s的骤停,心电图上一条长长的直线,很刺眼。

医生和我说,母亲平日里就心跳慢,伴有头晕、眼花、乏力、甚至眼黑、眩晕的症状,这些都是典型的心跳过缓病症。

而在此之前,我丝毫没有察觉。

我拿着确诊单才得知她有这些症状已长达一年。

她颤颤巍巍的说了一句:

“怕给你们添麻烦,也没大碍,缓一缓就过去了。“

小时候不怕我传染感冒的她,现在生病怕给我添麻烦。

心里五味杂陈,只想抽自己一巴掌。

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样,爱孩子胜过爱自己的生命。

无论时间如何流逝,他们爱孩子的心,都始终如一。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组采访,邀请了六对父母与孩子,提到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如果孩子得了癌症,愿意花多少钱给孩子治病?”

父母们认真严肃的回答起这个问题,红了眼眶:

“有一丝希望,不管花多少钱都要给孩子治”

“不管花多少钱,要换什么都没有关系,从我身上取”

这个问题的后续,主持人问如果您自己得了癌症,愿意花多少钱治?

答案是:“不给孩子添麻烦“、”早晚得走“……

生我养我的父母,愿意为我们倾尽所有,包括生命。

而在他们垂暮之年,我们连他们的一声咳嗽,一次大喘都不曾注意过。

打,该打!

3

在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哪一个瞬间,你觉得父母真的老了?

每一次看都泪流满面:

“我爸说他马上就可以办老年卡了。‘’

“无意间拉了一下妈妈的手,感觉到很糙且满是褶皱。‘’

“老爸前几天和我说这辈子只染过一次头发,就是我结婚那天,而我却没有发觉。‘’

父母的老去是一个过程,我们发现却只是一个瞬间。

前段时间和同事聊到父母话题,同事A说父亲去年做了一个心脏起搏器手术,住院期间,才恍然大悟父亲真的老了,自己对老人的关心太少太肤浅。

他的父亲是个木匠,手艺特别赞,镇上好多人家的家具都出自老人之手。

没手术之前,他的活儿多到可以全年无休。

老人偶尔会和同事A提上一两句近况。

时不时会有头晕,总觉得累的情况,有两次上工的时候还突然眼发黑。

同事A直接将原因归咎于父亲过于操劳,血糖低等原因,劝父亲减少工作,早日退下来。

又给买了不少补品。

老人家哪听得进去,结果在一次上工中,突发晕厥,医院。

同事A听了医生的话才知道:这哪里是体力不支,低血糖,都是心脏出了毛病。

老人家平时心跳才四十多,睡着后的心跳最低能到二十五,情况十分危险,随时都可能心跳停止。

必须得手术了。

手术之前还发生了一件让同事A很头疼的事:

老人起先不愿意手术,很抵触。害怕自己下不来手术台,说自己还想看着儿子结婚生子,帮忙带孙子。

同事A一个大男人,医院走廊里泣不成声。

他找了好多成功案例,下了很多功夫,拉着医生一起说服父亲。

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小手术,整个手术全程不到1小时,手术后两三天就能出院,生活也不会受到影响,他还能做木匠,老人这才安心手术。

我们总以为余生很长,可以陪父母到地老天荒。

但父母真的老了,你的关心够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tf.net/jkjd/1601249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