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病是对人体进行相应的调节、调理、调整。疾病是由一些身体的不平衡造成的,一旦这些不平衡被调节过来了,人体恢复了真正平和的状态,疾病也就没有了。所以,在中医看来,没病的人也可以进行调节,这就是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朱丹溪说:“与其求治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改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所以,养生之道就在于“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而先治”就是“防”,预防疾病发生。
一切中医治疗手段都是调理手段,目的都在于使人体恢复平衡,激发人体自愈功能,而不是说一有病马上就用药把它直接压下去。真正好的中医,不仅是治病的能手,还必须是养生的行家。
常言道:“三分治,七分养”。用中医养生理论来阐述日常生活中一些养生保健的方法,以促进机体阴阳趋于整体平衡,避免银屑病的反复或复发,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1精神养生;养生之道在于养神。《黄帝内经》说道只有形与神俱方能尽其天年。而《医钞类编》中也说到了“养生在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这些都体现出了养神能使神健外更能使形全,这样形神共同得到健全,达到形与神俱的效果。
精神养生,就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济生活等方法,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高度统一,从而使阳气得固,阴阳平衡,达到祛病养生、健康长寿的目的。
实际上,中医讲的“阳气”,就是指人的思想、人的精神。精神最容易消耗人的阳气,故养生之道重在调养精神。笔者通过多年临床研究证实:精神因素是银屑病(牛皮癣)发作或加重的重要诱因之一。银屑病性格特征与精神因素往往影响患者的治疗与预后。
所以,银屑病患者不要有太多的想法和欲望,应清除贪欲,知足常乐。同时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要懂得排泄自身的郁闷等负面情绪。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使自己的心态平和、乐观、开朗、豁达,从而达到祛除表邪、健康长寿之目的。
2睡眠养生;睡眠养生具体是指通过充足、高效睡眠达到保养性命,补气养精调神,防衰的目的。因此,若通过一定睡眠养生的方法,能达到养神、促进气化、生精的目的,这对于人类提高生存质量、抗病防衰、延年益寿具有重要意义。
历代养生家对睡眠养生都非常重视。《内经》[18]早有记载:“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能”者,能量也。人之目视、足步、掌握、指摄等生命活动的能量,都是通过睡眠源源不断地积蓄起来,通过肝的作用不断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清代养生家李渔《笠翁文集》[19]中所云:“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道出了睡眠养生的重要性。
银屑病(牛皮癣)患者首先是改善睡眠环境,提高睡眠质量。其次,要应顺其自然,跟着太阳走。遵从“子午觉”为养生妙道。午时(11~13点)休息30min为宜;晚上最迟10点钟前入睡。以助人体自动调频,接收大自然的信号,接受天地之气,保证阳气被滋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饮食养生;饮食养生,中医又称之为“食养”或“食疗”。就是通过调整饮食,合理地摄取食物,以营养机体,达到辅助治疗、增进健康、益寿延年的养生目的。食补就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平衡机体营养,来补养脏腑功能,促进疾病康复和身体健康。
银屑病(牛皮癣)在临床上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皮损病变部位周而复始的脱落皮屑,人体中的微量元素随之丢失。如果不从饮食方面给予足够的补充,久之就会造成机体微量元素失调、脏腑功能衰竭、引起其它合并症,从而使银屑病(牛皮癣)治疗更加困难。
中医界有学者认为银屑病存在“血热”征象,治疗上多以“清热凉血”为法度,主张忌食所有的辛辣类蔬菜及鱼虾肉类等发物。一概而论的严格忌口,不但不能减轻病情,反而不利于银屑病(牛皮癣)患者的康复。我们应合理调配饮食结构,多方面摄取和补充营养,促进皮损消退。
4四季养生;古代养生家十分重视四季养生,《黄帝内经》明确提出了“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的养生要求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原则。春夏季节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的需要。
秋冬季节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的需要。这顺从了生命发展的根本规律,从而使人体阴阳气血调和,精神内守。银屑病(牛皮癣)冬重夏轻与四时阳气的盛衰关系密切。阳强则轻,阳衰则重。夏天阳气最旺,阳虚夏天应养阳性。
患者应注重夏季保养,饮食上少生冷,尽量不吹空调。冬天阴气最浓,患者应做好保暖措施,避免风寒侵袭。节制房事,固护阳气。
四季养生的目的就在于保持阳气的充沛。人体阳气充沛,则生机活泼,精神焕发。
总之,找到并解除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运用养生和祛病的方式方法,避开不良的生活环境,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调整好自己的精神状态,做到凡事有度,防患于未然。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