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标准
1.正确的人生态度来源于正确的认识,正确的世界观。抱有正确人生态度的人,对周围的事物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即有远大的理想,又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因而在社会变革时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头脑清楚,眼界开阔,立场坚定,即不保守,也不冒进……总之,正确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时比较客观、稳妥,与时代共同进步,心态始终保持健康水平。
2.满意的心境
满意的心境是健康心理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工作、对学习、对生活都比较满意,没有心理障碍。满意的心境来源于正确的认识,由于他们能一分为二地论人论事,因而既能接受自己,又能悦纳他人。他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外貌、德才学识有正确的分析。他们在别人的议论包围中既不会被赞扬、歌颂冲昏头脑,又不会因批评、责备而烦恼,因为他们对自己心中有数,能从别人的议论中吸取有益的东西。他们不自骄自傲,也不自轻自贱。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不会淹没在别人的议论中无所适从,他们总是处于一种独立自主的状态。他们对别人也有一种客观的、全面的评价,不会忽冷忽热,不会苛刻地要求别人。对工作、生活、学习也有正确的标准,既不好高骛远,也不急功近利,因而心境总是满意的、愉快的。
3.和谐的人际关系
乐于交往的人往往能在相互交往中得到尊重、理信任和友爱。这是因为他们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因而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与人为善的人能够与大家互相理解、彼此感情融洽,协调一致,相互配合默契。人际关系和谐,心情当然就比较舒畅,心理会处于健康状态中。
4.良好的个性
统一的人格良好的个性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保持统一的人格,做到自信而不狂妄,热情而不轻浮,坚韧而不固执,礼貌而不虚伪,灵活而不油滑,勇敢而不鲁莽,既有坚持到底的精神,又不顽固执拗,始终保持坚强的意志,诚实、正直的作风,谦虚、开朗的性格。
5.适度的情绪
充分的理智人与动物区别在于有理智。健康心理必须有自我控制能力,有适度的情绪,不过悲、过喜、过忧、过怒。要用积极的情绪战胜消极情绪,不使消极情绪、过激情绪维护较长的时间。要始终保持热情饱满、乐观向上的情绪,而不低下猥琐、泪丧悲观的情绪,更不会反复无常。
美国心理学家整理出十条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需要多层次的环境条件,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等等,其中家庭环境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重要。家是躲避风浪的港湾,有了家才会有安全感。
二、充分地了解自己。就是指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并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能否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对自身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如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勉强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会得不到想象中的预期结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败的打击;过低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常常会产生抑郁情绪。
三、生活目标切合实际。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生活目标。生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围。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
四、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包括三个方面,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老年人退休在家,有着过多的空闲时间,常常产生抑郁或焦虑情绪。如今的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站以及老年大学为老年人与外界环境接触提供了条件。
五、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生活中才能体验出幸福感和满足感。例如一个人的能力很强,但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无兴趣,也不适合他的性格,所以他未必能够体验成功感和满足感。相反,如果他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但能力很差,力不从心,也会感到很烦恼。
六、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在现代社会中,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须不断学习。比如:不学习电脑就体会不到上网的乐趣;不学健康新观念就会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水平上。学习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记忆和思维能力,对于预防脑功能减退和老年痴呆有益。
七、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情感方面的联系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在人际关系中,有正性积极的关系,也有负性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八、能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不愉快的情绪必须给予释放或称为宣泄,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另外,客观事物不是决定情绪的主要因素,情绪是通过人们对事物的评价而产生的,不同的评价结果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有一位老太太,大儿子是晒盐的,小儿子是卖伞的。老太太总是发愁,阴天她为大儿子担心,晴天为小儿子担心。一位心医生对老太太说:“您真有福气,晴天您的大儿子赚钱,雨天您的小儿子赚钱。”老太太一想很有道理,便高兴起来。
九、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一个人的才能与兴趣爱好应该对自己有利,对家庭有利,对社会有利。否则只顾得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兴趣,而损害了他人或团体的利益,就会引起人际纠纷,而增添不必要的烦恼。
十、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当个人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愉快感和幸福感。但人的需求往往是无止境的,在法律与道德的规范下,满足个人适当的需求为最佳的选择。
什么是心理咨询?
您需要做心理咨询吗?
你是不是困惑曾经美好的婚姻走到了十字路口;你是不是在为孩子的成长与你们之间的关系而烦恼;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的内心好像有两个人在打架;你是不是在被某种情绪所操纵,感觉自己被困住了;你是不是对生命的意义有些担心,生活空虚,没有幸福感又茫无目的,感觉想要改变什么又无从下手;你是不是感觉身体明明有难忍的病痛作怪,但医生却说:没什么大问题,你大量吃药却总不痊愈......这些问题如果你自己无法解决又想要解决,专业的心理咨询正是你现在所急需的。
心理咨询是一种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或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或解决时,帮助我们度过难关的方法。这种方法和其它方法最大的不同是它不去直接解决我们的现实问题,而是通过改变我们心理层面的结构,使得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感觉发生变化,我们内心也更有力量去面对问题,从而使我们能够走出困境,踏上新的人生旅程。
做心理咨询就是有病吗?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其实,心理问题并不是精神疾病,只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在内心力量还不够强大的时候,受环境和文化的压力,心理的某个侧面没有发展起来,导致内心失调、身心失调、心理与外界失调,使之不足以应对现实的世界。寻求心理咨询,就是让自己的心灵更成熟,更协调起来,以满足更高质量的生命追求。心灵的成长是一生的功课。
心理咨询为什么能帮助人?
我们每个人从小的经历以及和我们生命中重要人物的关系影响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感受,当我们带着过往的这些想法和感受面对新的生活、新的问题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那份感受已经和此时此地的问题不再匹配了,但却还在无意识地使用它们,于是冲突就出来了。
一个从小没有被好好爱过的女孩,当她长大嫁人之后,她总是担心老公有一天会不再爱她,于是不停地怀疑、猜测、指责,终于有一天,感情在无休止的怀疑中消磨殆尽了,一份离婚协议书摆到了她的面前。她痛苦、挣扎,想不通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却丝毫没有意识到是由于对失去亲密关系的恐惧害了她,而这份恐惧是童年带来的,而不是现在作为成年女性该有的。
你身边的心理健康顾问 传疯了只因家人一个习惯性的动作1岁宝时评我们想做真正适合孩子们的教育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