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填空第一天

文章来源:健康_保健养生_健康养生馆   发布时间:2018-2-22 19:34:49   点击数:
  

麻黄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

(1)风寒感冒。发汗力强,为要药。适用于

证。

(2)咳嗽气喘。为治的要药。

(3)风水水肿。

此外,取麻黄散寒通滞之功,可治风寒痹证,阴疽,痰核。

煎服2-9g。发汗解表宜,肺热咳喘。

发汗宣肺力强,凡慎用。

桂枝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

(1)风寒感冒。不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均可使用本品。

(2)寒凝血滞诸痛证。

(3)。

(4)。

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紫苏

辛,温。归肺、脾经。

解表散寒,,。

(1)风寒感冒。风寒表证兼者为尤。

(2)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3)鱼蟹中毒,腹痛吐泻。

生姜

解表散寒,,。

(1)风寒感冒。

(2)脾胃寒证,胃寒呕吐。为“”。

(3)肺寒咳嗽。

此外,能解生半夏、生南星和鱼蟹之毒。

香薷

发汗解表,,。

(1)风寒感冒。

(2)水肿脚气。

煎服3-9g。发表量宜小,不宜久煎;利水消肿量宜大,须浓煎。

发汗力强,表虚有汗者忌用。

荆芥

辛,微温。归肺、肝经。

祛风解表,,。

(1)外感表证。药性和缓,无论均可用。

(2)麻疹不透或风疹瘙痒。

(3)疮疡初起兼表证。

(4)吐衄下血。炒炭可止血,常配伍其他止血药。

煎服,不宜久煎。发表透疹消疮宜用;止宜用。荆芥穗长于。

麻黄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1)风寒感冒。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之要药。适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

(2)咳嗽气喘。为治肺气壅遏咳喘的要药。

(3)风水水肿。

此外,取麻黄散寒通滞之功,可治风寒痹证,阴疽,痰核。

煎服2-9g。发汗解表宜生用,肺热咳喘蜜炙用。

发汗宣肺力强,凡虚汗、虚喘者慎用。

麻黄发汗,利水平喘。

桂枝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

(1)风寒感冒。不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均可使用本品。

(2)寒凝血滞诸痛证。

(3)痰饮、蓄水证。

(4)心悸。

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1.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桂枝,喊劫机,问通京吗,猪样滑稽。

(在飞机上有个歹徒手拿桂树的嫩枝,喊:“劫机”,又问:“此机是通往北京吗?”,那个猪样子真的很滑稽。)

2.桂枝性温味辛甘,温经助阳又发汗。

紫苏

辛,温。归肺、脾经。

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1)风寒感冒。风寒表证兼气滞胸闷者为尤。

(2)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3)鱼蟹中毒,腹痛吐泻。

1.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

支书解散象棋观众。

(支部书记解散了观看象棋比赛的观众。)

2.行气宽中用紫苏,解表散寒解鱼毒。

生姜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1)风寒感冒。

(2)脾胃寒证,胃寒呕吐。为“呕家圣药”。

(3)肺寒咳嗽。

此外,能解生半夏、生南星和鱼蟹之毒。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散寒

想象喝热生姜汤,第一口喝下去,同时说:感觉身上发热出汗,同时说:“生姜解表散寒!”,姜汤到了胃里,胃里热乎乎的,“生姜温中止呕!”胃里的热气上升回到肺里,“生姜温肺止咳”。

香薷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1)风寒感冒。

(2)水肿脚气。

煎服3-9g。发表量宜小,不宜久煎;利水消肿量宜大,须浓煎。

发汗力强,表虚有汗者忌用。

1.香薷--解表散寒,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相如画荷。

(司马相如画荷花。)

2.香薷化湿和中,发汗(解表)利水消肿。

荆芥

辛,微温。归肺、肝经。

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1)外感表证。药性和缓,无论风寒或风热表证均可用。

(2)麻疹不透或风疹瘙痒。

(3)疮疡初起兼表证。

(4)吐衄下血。炒炭可止血,常配伍其他止血药。

煎服,不宜久煎。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荆芥穗长于祛风。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得了白癜风该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tf.net/xljk/160120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