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医药学会年4月9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使体质分类科学化、规范化。
该标准中将人的体质大致分为了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通过了解自己的体质,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养生和预防疾病,对于社区医疗来说也为我们进行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的工作提供了依据。我们将对东高地及万源路社区辖区内6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免费的中医体质辨识,如果你家里有老人符合条件请来社区找我们哦!老人只需回答《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中的全部问题,每一问题按5级评分,我们将依据评分结果(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来判定体质类型,并结合老人自身情况提出个性化的养生保健建议。
不同体质的养生方法
1、平和质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亮,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好,胃纳佳,苔薄白,嗅觉灵,舌色淡红,二便正常,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2、气虚质
总体特征:疲乏,元气不足,以乏力、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调整原则:补中益气
饮食调节:红枣、山药,多食用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等,少食空心菜、生萝卜等。
中药调整:补中益气汤(药店有补中益气丸售)。
药方成分:生黄芪、炒白术、陈皮、升麻、党参、柴胡、炙甘草、当归(主要是健脾胃的药)。
运动调整:酌情散散步。
情志养生:常暗示自己,要有信心、要有追求的目标。
其它养生:常炙足三里(要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
3、阳虚质
总体特征:怕冷,阳气不足,常感到手脚发凉,衣服比别人穿得多,夏天不喜欢吹空调,不喜冷饮。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调整原则:温阳补气
饮食调整:生姜、韭菜;多食用牛肉、羊肉等温阳之品。少食梨子、西瓜、香蕉、荸荠等生冷寒凉之食物,少饮绿茶。
中药调整:金匮肾气丸。
运动调整:步行、太极拳、旅游等
情志调整:多到大自然中去晒太阳(脱帽晒太阳)、多伸展胸怀,多憧憬美好,以资激活自身内在的阳气驱动力。
其它养生:热水泡脚;春季用桃枝敲打背心督脉。
4、阴虚质
总体特征:缺水,以阴液亏少、口燥咽干、手足心热、总想喝水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皮肤干燥,常大便干结,容易失眠。
形体特征:体形偏瘦。
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常便秘,舌红少津,脉细数。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发病倾向: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起。
对外界环境适应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
调整原则:滋阴降火
饮食调整:百合、银耳,多食瘦猪肉、鸭肉、绿豆、冬瓜等甘凉滋润之品;少食羊肉、牛肉、辣椒、瓜子等性温燥烈之物。
中药调整:六味地黄丸。
运动调整:适合太极拳、太极剑、气功等项目。
情志调整:从容不迫、安定宁静地陶冶平和情怀。
其它养生:注意少丢失体内水分,禁忌“桑纳浴”。
5、痰湿质
总体特征:肥胖,肚大腰圆,腹部肥满而松软;易出汗,且多黏腻,经常感觉脸上有一层油;鼾声如雷。
总体特征:肥胖,膏脂凝聚在腹,肚大腰圆,腹部肥满而松软;口黏苔腻、经常感觉脸上有一层油,易出汗,鼾声如雷。
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之物;苔腻,脉滑。
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很不适应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
调整原则:化痰利湿
中药调整:王琦教授的化痰利湿方:生黄芪、苍术、茯苓、橘红,荷叶、冬瓜皮。
饮食调整:荷叶、白萝卜,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食冬瓜等。
运动调整:经常搓热手心摩腹,因体形肥胖,易于困倦,应坚持适量散步运动。
情志调整:淡化苦恼,树立起调体质、能减肥的信念。
6、湿热质
总体特征:长痘,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脸上易生粉刺,皮肤易瘙痒;常感到口苦、口臭,脾气较急躁。
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
常见表现: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心理特征:容易心烦急躁。
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调整原则:清热利湿
中药调整的经典名方:三仁汤:薏苡仁、杏仁、豆蔻仁,厚朴、通草、滑石、淡竹叶、半夏。
饮食调整:薏苡仁、苦丁茶,以清淡为主,可多食赤小豆、绿豆、苦瓜、黄瓜、芹菜、莲藕等甘寒的食物。
运动养生:适合跑步、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
情志养生:多听一些悠雅的音乐,把自己的情绪尽量调整到一个休闲自在的境界。
其它养生:口苦口臭:用佩兰叶(或藿香)咀嚼嗽口特别灵验。皮肤骚痒:用马齿苋(茵陈蒿)煮水擦洗骚痒处特灵。
7、瘀血质
总体特征:长斑,皮肤较粗糙,眼睛里的红丝很多,牙龈易出血,易失眠。
形体特征:胖瘦均见。
常见表现: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丢三落四,易失眠;脉涩。
心理特征:易烦,健忘。
发病倾向:易患“癥瘕”及痛证、血证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能耐受寒邪。
调整原则:活血化瘀
饮食调整:山楂、葡萄酒;多食素,少食肥肉滋腻之物。
中药调整:血府逐瘀汤(清:王清任)。
药店有售“血府逐瘀胶囊”。
运动调整:可参加各种舞蹈、步行、徒手健身操等。
情志养生:放松心情,享受快乐。
其它养生:刮痧,在脊柱两边的膀胱经脉上面,由下向上地刮痧,可改善血液循环。
8、气郁质
总体特征:郁闷,体形偏瘦,常感到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常有胸闷,易失眠,经常无缘无故地叹气,神情抑郁、忧虑脆弱。
形体特征:形体瘦者为多。
常见表现:抑郁,情感脆弱,烦闷;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疑多虑。
发病倾向:易患脏躁、梅核气、百合病、抑郁证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适应精神刺激;不适应阴雨天气。
调整原则:疏肝解郁
饮食调整:黄花菜、玫瑰花,平时多食海带、山楂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作用的食物。
中药调整:逍遥丸。成分: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白术、甘草、生姜、薄荷。
运动调整:气郁体质的人不要总待在家里,要多参加群众性的体育运动项目,使心情宽怀舒坦。
情志养生:乐观处世,对待事物选择简化、胸怀豁达。
其它养生:按摩四开穴:即两个合谷穴;两个太冲穴。
9、特禀质
总体特征:过敏,这是一类体质特殊的人群,其中过敏体质的人易对药物、食物、气味、花粉、季节等过敏。其表现为打喷嚏、咳嗽、皮肤起疹子、荨麻疹,引起全身瘙痒。以先天失常、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过敏体质者一般无特殊;先天禀赋异常者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
常见表现: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咽痒、鼻塞、喷嚏等;患遗传性疾病者有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特征;患胎传性疾病者,具有母体影响胎儿,就有遗传个体生长发育及具有相关疾病特征。
心理特征:随禀质不同情况各异。
发病倾向: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传性疾病如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和语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解颅、胎惊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者对易致过敏季节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疾。
养生原则:
临床对于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或生理缺陷,一般无特殊调治方法。或从亲代调治,防止疾病遗传。
过敏质者或益气固表,或凉血消风,总以纠正过敏体质为法。代表方为玉屏风散、消风散、过敏煎等。常用药物有黄芪、白术、荆芥、防风、蝉衣、乌梅、益母草、当归、生地黄、丹皮等。
后天因素:免疫力低下,受固定过敏源的反复刺激等
调整原则:固表养血祛风
饮食调整:何首乌、灵芝,多食益气固表的食物;少食荞麦(含致敏物质荞麦荧光素)、蚕豆等。
居室宜通风良好;保持室内清洁,被褥、床单要经常洗晒,可防止对尘螨过敏。
中药调整:玉屏风散(经典成方)。黄芪、白术、防风。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