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医养生知识讲座1拔罐

文章来源:健康_保健养生_健康养生馆   发布时间:2020-11-17 3:10:47   点击数: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90523/7160655.html

主要介绍拔火罐留下印迹颜色的意义及对策和拔罐的注意事项。前者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显得比较陌生,但却又十分重要,是后边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之一。后者是我们在决定拔罐之前必须了解的,当然诊治的人员也会注意提醒大家的。

中医养生知识讲座(1)拔罐(二)

周璇

五、拔火罐留下印迹颜色的意义及对策

拔罐后留下痕迹是很正常的,一般情况下罐印会在一个礼拜左右消失,有特殊情况可能会时间长一点,但这些都对身体没什么影响,所以无需紧张。只是有人发现各人身上所留痕迹的颜色不同,这是什么原因?中医认为这些皮损是内在病理的反应。不同的颜色、皮肤形态代表着体内不同的病症,大家就随我一起来了解下拔罐后皮肤颜色的鉴别吧。

(1)拔罐后黑紫

如果患者拔罐的部位出现了紫色或者是黑紫色,这就说明患者的体内的血液循环出现了问题,用中医都说法就是体内淤血,通常的症状为劳累、劳损;

对策:劳损的部位除了拔罐,更好的方法是通过手法按摩配合中药烫疗,利用热疗活血通络。如果拔罐后一个月黑紫罐印还没有消退,可以去推拿科就诊,热敷,如果没效,应该去检查血小板数值是否正常。

(2)拔罐后皮肤流黄水

拔罐后出现黄色的物质,说明体内可能存在其他病邪;黄色的物质又散发着一股恶臭味,通常是皮肤病,如痤疮;

对策:利用莲花针拔罐逐淤法,在皮肤表面用莲花针敲刺后皮肤恢复,过一段时间再拔罐,此时会将体内的淤血一同排出体外。

(3)拔罐后皮肤紫色带斑块

如果拔罐后不仅仅是皮肤发紫,同时还伴随着斑块,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瘀,如走罐时出现大面积紫印时,提示风寒所犯面积大;

对策:对症驱寒为主,可以用毛巾热敷,有助于驱寒活血。

(4)拔罐后皮肤呈灰白色

如果拔罐的位置发白或者是没有颜色改变,触摸拔罐部位不能感到温热,那么说明患者体内的湿寒气比较重,因为人体内湿气严重,会因为水湿多而毛孔一时无法完全排除体外;

对策:体内湿气重,单靠拔罐可能无法全祛除湿气,最好的方法便是让阳光照射。人体内的阳光便是阳气,补充阳气才能让湿气消散;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服用一些祛寒湿的药物如肉桂、干姜、丁香、吴茱萸等进行调理身体。

(5)拔罐后皮肤呈鲜红色

拔罐之后皮肤出现鲜红色比较少见,如果拔罐之后发现皮肤变成了鲜红色,这就说明患者体内是内热;

对策:日常饮食应该多吃一些降火的食材如山药、冰糖雪梨等,也可以服用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片败火。

(6)拔罐后皮肤呈暗红色

如果发现皮肤虽然是发红,但是并不是鲜红色而是色泽暗淡,那仍旧是内热症状,但是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了,身体中出现了血枯而导致血液运行不畅的症状,这种状况一般都是患者患了血脂高等疾病;

对策:可以通过一些药物来泻火和活血,这样就可以恢复健康。

(7)拔罐后皮肤出现丹砂红点

在拔罐之后,拔罐后皮肤呈黑红色,无分泌物,罐印中则出现了丹砂红点,通常为感冒;

对策:拔罐可排出毒素,另外,还可通过按摩穴位,来缓解感冒症状。

(8)其它变化

拔罐后内壁出现水气:如果拔罐后部分罐子中出现水气,则预示着该部位有湿气;

对策:拔罐本身具有祛湿作用,可以搭配祛湿的食物补充营养,如薏米粥、冬瓜汤、小炒扁豆、酱汁淮山、老鸭芡实汤等以促进健康恢复。

拔罐后皮肤出现血水泡:拔罐后拔出血水泡,是拔罐时间太长导致的,拔罐时间应该控制在12——13分钟左右,不应超过15分钟;

对策:建议消毒把局部水泡挑破,然后涂抹红霉素软膏做治疗。

拔罐后皮肤出现褶皱:这是由于患者的体内被风邪入侵了,常见在冬春季,最好应该立即接受治疗,避免并且加重导致患上皮肤疾病。

拔罐后皮肤没有明显变化:起罐后,没有罐迹,或者虽有罐迹但立即消失,皮肤恢复如常,提示身体基本正常或病邪较轻。拔罐小贴士10除了颜色和形态变化,罐斑出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灼热感,并且这些变化属于拔罐疗法的治疗反应,可持续一至数十天。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拔罐后皮肤所发生的任何变化,作为普通人我们都不要自己对照网络图文自己下定义,自己进行药补或者食补,一定要接受有资格认证的专家予以治疗。

六、拔罐的注意事项

(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的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或有所移动,及骨骼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可用。

(2)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

(3)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无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泡刺破放出水液,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4)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者,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亦不宜拔罐。

所有罐法都有泄的成分,所以拔罐只是一个方法,即术而已,辨体质、明阴阳,把握好补泄方法才能真正的大刀拔罐的目的。望大家谨慎拔罐,爱惜身体,优化技术,让我们每个人的健康受到专业的呵护!

艾君阁,关爱你我他!健康。

原创不易,转载分享请标明出处,敬请合作。

周璇,甘肃静宁女子,陕西乾州婆姨,自幼体弱多病,受父亲熏陶爱读书,爱学习、爱思考,尤其爱好国学文化。从事推拿按摩工作十余载,曾函授于陕西中医大学,医院向小儿推拿专家高学践老师、南方大学博士生导师李义凯老师学习。现为北京针灸推拿协会会员,陕西省西安市针灸推拿学会会员,西安市针法灸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健康服务标准工作委员会委员,擅长徒手轻松调整人体肌肉、骨骼、气血平衡、小儿杂症推拿调理和男女健康平衡调理。平台编辑:刘立军,笔名乾州蕞娃,又名终南鲁人,初中语文教师,性木讷,爱文学。俯仰天地间,自知无所愧。

展示生活中的美好,记录生命历程的每一次真实,每一份感动,这里是“行走在乾县”,欢迎您的参与,欢迎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tf.net/xljk/1601231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