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诊
王者重点1:五色主病
1.青色主血瘀、气滞、寒证、疼痛、惊风。
2.赤色主热证、亦见于戴阳证。
3.黄色主脾虚、湿证。
4.白色主虚证(包括血虚、气虚、阳虚)、寒证、失血证。
5.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瘀血、剧痛。
王者重点2:望唇
1.唇色深红多为热盛;
2.唇色红润为正常人的表现;
3.口唇赤肿而干多为热极;
4.口唇呈樱桃红色为煤气中毒;
5.口唇青黑多为寒盛、痛极;
6.人中满唇反为脾气将绝。
王者重点3:望斑疹
斑是指皮肤出现深红色或青紫色片状斑块,平摊于皮肤,摸之不应手,压之不褪色者。疹指皮肤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粟粒状疹点,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褪色者。
王者重点4:望痰、涕
1.望痰
寒痰
痰白而清稀,或有灰黑点
热痰
痰黄粘稠,坚而成块
湿痰
痰白滑而量多,易咳出
燥痰
痰少而黏,难于出
咯血
痰中带血,色鲜红,为热伤肺络
肺痈
咳吐脓血腥臭痰
2.望涕
清涕
外感风寒
浊涕
外感风热
鼻鼽
阵发性清涕量多如注,伴喷嚏频发——风寒束肺
鼻渊
久流浊涕,质稠,量多,气腥臭——湿热蕴阻
王者重点5:小儿指纹病理变化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1.三关测轻重
①指纹仅显于风关者,是邪气入络,邪浅病轻。
②指纹迖于气关者,是邪气人经,邪深病重。
③指纹于命关者,是邪入脏腑,病情严重。
④指纹直达指端者,为透关射甲,病多凶险,预后不良。
2.浮沉分表里
①指纹浮而显露者,为病位较浅,见于外感表证。
②指纹沉隐不显者,为病邪人里,见于内伤里证。
3.红紫辨寒热
①指纹鲜红者,属外感表证、寒证。
②指纹紫红者,属里热证。
③指纹色青者,主疼痛、惊风。
④指纹淡白者,属脾虚、疳积。
⑤指纹紫黑者,为血络郁闭,病属重危。
二、望舌
王者重点1:舌面的脏腑分部
舌质多候五脏病变,侧重血分;舌苔多候六腑病变,侧重气分;舌尖多反映上焦心肺的病变;舌中部多反映中焦脾胃的病变;舌根部多反映下焦肾的病变;舌两侧多反映肝胆的病变。
王者重点2:各种舌色的临床意义
淡白舌主气血两虚、阳虚;淡红舌为健康人的舌色;红舌主实热、阴虚;绛舌主里热亢盛、阴虚火旺;青紫舌主气血运行不畅。
三、闻诊
王者重点:谵语、郑声、独语、错语、狂语、言謇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1.谵语:指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的症状,属实证。
2.郑声:指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的症状,属虚证。
3.独语:指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的症状。属阴证。
4.错语:指神识清楚,语言错乱,语后自知的症状,
5.狂语:指精神错乱,语无伦次,狂叫骂詈,登高而歌的症状。多属阳证、实证、热证。
6.言謇:指神志清楚、思维正常而吐字困难,或吐字不清,又称语言謇涩。
四、问诊
王者重点1:问诊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
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
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
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
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
天花麻疹全占验。
王者重点2:恶寒发热分型
1.恶寒重发热轻:是风寒表证的特征。
2.发热重恶寒轻:是风热表证的特征
3.发热轻而恶风:是伤风表证的特征。
王者重点3:但寒不热,指患者只感怕冷而不觉发热的症状。见于里寒证。王者重点4:但热不寒,指患者只发热而无怕冷感觉的症状,是里热证的特征症状。
王者重点5:寒热往来,指患者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的症状,为半表半里证寒热的特征。
王者重点6:自汗,指患者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后尤甚的症状。多见于气虚证和阳虚证。
王者重点7:盗汗,指患者睡时汗出,醒则汗止的症状。多见于阴虚证。
王者重点8:绝汗,指患者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出现大汗不止的症状,又称脱汗。常是亡阳或亡阴的表现。(执业)
王者重点9:战汗,指病人先恶寒战栗,表情痛苦,几经挣扎,而后汗出的症状。见于温病或伤寒病邪正相争剧烈之时,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执业)
王者重点10:疼痛的性质及临床意义
1.胀痛指疼痛带有胀满的症状。是气滞作痛的特点。多见于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的病证。
2.刺痛指疼痛如针刺之状的症状。是瘀血致痛的特点。头部、胸胁、脘腹处常见。
3.走窜痛指疼痛的部位游走不定,或走窜攻冲作痛的症状。或为气滞所致。
4.冷痛指疼痛伴有备感而喜暖的症状。是寒证疼痛的特点。常见于腰脊、脘腹及四肢关节等处。
5.灼痛指疼痛伴有灼热感而喜凉的症状。是热证疼痛的特点。常见于咽喉、口舌、胁肋、脘腹、关节等处。
6.隐痛指疼痛轻微,尚可忍耐,但绵绵不休的症状。是虚证疼痛的特点。常见于头、脘腹、胁肋、腰背等部位。
7.酸痛指疼痛伴有酸软感的症状。常见于四肢、腰背的关节、肌肉处。
8.空痛指疼痛带有空虚感的症状。是虚证疼痛的特点。常见于头部、腹部。
9.重痛指疼痛伴有沉重感的症状。常见于头部、四肢及腰部。
王者重点11:口味
口淡
病人味觉减退,口中乏味,甚至无味的症状
脾胃虚弱证
口甜
病人自觉口中有甜味的症状
脾胃湿热或脾虚
口黏腻
病人自觉口中黏腻不爽的症状
痰热内盛、湿热蕴脾及寒湿困脾
口酸
病人自觉口中有酸味,或泛酸
肝胃郁热或饮食停滞
口涩
病人自觉口有涩味,如食生柿子的症状
燥热伤津,或肝腑热盛
口苦
病人自觉口中有苦味的症状
心火上炎或肝胆火热
口咸
病人自觉口中有咸味的症状
肾病或寒水上泛
-END-
点击“阅读原文”走进中医局诊点击“阅读原文”走进中医局诊点击“阅读原文”走进中医局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