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会议精神,在省大数据局、省社防组的指导下,在云上贵州集团公司党委的安排部署下,云上贵州公司党委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履行国有企业的政治担当,为确保省委、省政府的各项防控措施能够第一时间落地落实,有效应对疫情防控,集中云上数联、比格科技、云上广济、中软云上、云上北斗等“云上生态圈”优势资源和核心力量,全力投入“贵州省健康码”系统的开发和安全、云资源的保障以及运维工作。6个昼夜的攻坚克难,贵州健康码于年2月22日正式上线使用,为省委、省政府统筹调度疫情联防联控、加快各行各业进度复工复产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年1月8日,在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云上贵州公司荣获“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云上人物志”栏目本期推出“贵州健康码”项目军团专访报道,及“云上战疫”人物故事三篇,带您走进“贵州健康码”项目建设背后的人和事。
核心成员
专访
Q:云上贵州是在什么时候接到健康码建设任务的?您在接到任务时的感受怎样?
云上贵州集团是在2月15日接到健康码建设任务的。集团克岩书记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执行力,以上率下,立即响应,集中各种优势资源和核心力量迅速组建研发团队。作为健康码项目的牵头人,我记得当时克岩书记问我:“能不能完成任务?”,我回答:“不讲任何条件、不惧一切困难、不计任何报酬、不惜一切代价,坚决保证完成任务!”
但说实话,压力还是非常大的。“抗疫”这场战斗,我们输不起、必须赢。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克服所有困难迅速行动,与疫情赛跑。公司党委坚定政治站位,充分发挥党委核心领导作用,以最铁的纪律、最严的作风、最硬的措施组织战斗。这是云上贵州服务贵州省大数据战略发展的使命,也是作为国企的责任担当。
Q:“贵州健康码”开发用了6天时间,这在类似产品的开发周期中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一般说来,同类产品的开发至少需要15天,而我们只用了6天,节省了近10天的时间,为省委、省政府利用大数据手段“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赢得了宝贵时间。
Q:您觉得我们为什么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完成开发任务?
这得益于贵州省“一云一网一平台”得天独厚的建设模式优势。云上贵州通过承接“一云一网一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筹顶层技术规划设计、统筹系统架构集成、统筹资源共建共享、统一标准规范管理、统筹安全保障运行等关键环节,为本次“贵州健康码”的开发、实施以及应用提供了最强有力技术支撑。
当然,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项目团队拥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敢于攻坚克难、奋斗拼搏的精神。
Q:能具体讲一讲当时团队的工作强度和状态吗?
在健康码建设和运营初期,团队工作强度非常大,那段时间大家没日没夜地连轴转。比如我们每天安排3名技术骨干到省公安厅驻场,24小时不间断为省公安厅相关部门提供数据分析服务;比如云资源保障组实行7*24小时轮班轮岗,对承载了个应用系统的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实行24小时监测。我们有的同志,在系统开发期间突然发烧至38.6度,为了不影响项目整体进展,医院做核酸及CT检测,排除新冠肺炎后,马上又投入工作。虽然难、虽然苦、虽然累,所幸整个团队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任务。
Q:您在健康码的建设中承担什么任务?
能参与到“贵州健康码”项目中,我感到很光荣,我主要负责协助公司领导开展项目团队组建和统筹协调工作。我们在第一时间集结了百余人的技术团队,采取每日线上视频碰头会和小结会等方式,统筹系统开发和数据处理工作。
Q:您觉得“贵州健康码”建设过程展现出怎样的特点?
我们在进行健康码建设中展现出了3个特点。一是“快”,快速开发部署,6天实现上线运行,快速灵活迭代,基本上每两天迭代升级一次;二是“准”,对人群数据进行精准分类分级,打通卫健、公安(社防)、电信运营商、出入境、交通等部门提供的数据,精准识别重点人群健康状态;三是“稳”,得益于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多年沉淀的支撑能力,在确保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同时,快速实现计算和存储资源的弹性分配,保障系统上线后一直稳定运行。
Q:您觉得通过健康码建设,项目团队得到了哪些锻炼?
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项目组织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多个小组围绕核心任务,分工不同、角色不同、立场不同,而且都是通过视频方式沟通。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能做到精准理解业务、快速调度和执行、各环节闭环管理,这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Q:您在健康码的建设中承担什么任务?
我主要负责技术架构、系统开发方面的工作。
Q:“贵州健康码”在技术设计上有哪些特征?
健康码的数据安全保障、良好的用户体验、极高的并发访问是整个系统设计的核心要素。因此在做系统的总体技术架构设计时,一是精心设计数据架构,对数据分层部署、使用和管理,在满足业务需求同时保证数据的安全和用户的隐私;二是精良的UI设计,使“贵州健康码”拥有准确的提示、友好的操作以及时下所见最漂亮的界面;三是选用最先进的技术架构和大量的硬件投入,使整个系统满足5万/秒的并发量,达到毫秒级的响应时间;四是开放的设计思路,将健康码系统打造成一个公共的健康服务平台,通过接口形式向不同场景提供健康码服务。
Q:健康码在开发过程中有遇困难吗?是怎样解决的?
从技术层面来讲难点是高并发量,但在现有的技术架构以及公司基础能力体系建设的保障下,这个难点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我觉得最大的困难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时效性。为解决这个困难,我们一是组织团队对政策以及疫情防控的关键要素进行解读,深入了解并消化。二是对接公安厅、卫健委、外事办、教育厅、运营商等多个单位收集数据,多次开会对数据标准、采集方式、采集时间以及上报机制等进行研讨,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形成一整套运行机制,根据此机制分成多个小组24小时值守,有序开展工作。
Q:您在健康码的建设中承担什么任务?
我主要负责健康码系统的安全规划建设及安全保障这部分任务。
Q:健康码的"安全"主要是指什么?
健康码在推广使用过程中会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保障这些个人信息的安全性,要实现“进不来、拿不走、看不懂”的安全要求。
Q:"贵州健康码”的数据是掌握在谁的手里?我们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保障数据安全?
省委领导曾提出“要牢牢把数据掌握在政府手里”的要求。健康码的建设也是严格按此要求进行的。贵州是全国唯一一个完全由全资国有企业开发完成健康码系统的省份,所有数据均掌握在政府手中。
为高质量保障系统及数据安全,“贵州健康码”上线之初,我们就依照等保三级要求,严格落实网络安全三同步建设,构建起涵盖网络层、主机层、应用层、数据层的纵深安全防护体系,建立起实时、动态的安全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同时抽调20人组建了专门的安全保障团队,7*24小时对系统运行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在团队的努力下,“贵州健康码”已全面通过等保测评及备案工作,是目前全国同类产品中首个通过等保测评备案的。
Q:您在健康码的建设中承担什么任务?
我主要承担数据及交换标准制定工作。
Q:“贵州健康码”汇聚的海量数据可以实现交换共享吗?
经社防组、省大数据局授权的前提下,是可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利用接口传输或共享数据库等方式实现各单位、各厅局之间数据共享。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建成以来,我们打破“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真正让数据跑起来、百姓用起来、治理活起来。疫情期间,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每天对省公安厅、卫健委、社会防控组、外事办、三大运营商等相关部门的数据进行清洗、对比、关联,建成全省疫情重点人员数据库,全过程支撑公安、卫健、交通等部门和基层的联防联控,实现重点人群的精准定位,为全省疫情防控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数据保障。
Q:能具体讲一下数据共享的实例吗?
“贵州健康码”目前已为文旅厅的“一码游贵州”、云上贵州开发的“大数据疫情防控”终端、卫健委的“电子健康卡”、银联云闪付等多个项目和产品赋能。在年4月28日至5月5日期间,“贵州健康码”为省文旅厅提供数据比对功能,对比数据余万条,发现高、中风险数据93条,有效保证了安全旅游。再如,“贵州健康码”为省教育厅提供了余万人次的专项比对,为我省开学期间提供健康数据支撑。同时,“贵州健康码”已于年3月7日正式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健康码接口对接。
Q:您在健康码的建设中承担什么任务?
我主要承担健康码系统的云架构搭建、性能测试以及运行维护保障工作。
Q:能简单介绍一下健康码的系统部署情况吗?
“贵州健康码”使用了混合云部署方式,用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