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懋
中国茶学学科带头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
第六、七届人大代表
截止年6月,陈宗懋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主编《中国茶经》、《中国茶叶大辞典》等茶学著作10余部。截至年8月,陈宗懋17次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作报告,3次作为中国首席代表参加联合国政府间茶叶会议。
刘仲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部茶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学科带头人
截至年,先后主持国家和部省级项目30多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制订国家标准5项。截至年,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多件,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SCI收录60多篇。
王岳飞
研究方向:
茶叶生物化学与综合利用、茶与健康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园艺学科)成员
中国科协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浙江大学茶学学科带头人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
浙江大学侨联副主席、留联会副会长
中国茶叶学会深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中华茶人联谊会常务理事
中华预防医学会自由基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浙江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
杭州中国茶都品牌促进会理事长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茶产业与健康的内在关系,《生命时报》社与福建海峡振华文旅产业有限公司特别邀请王岳飞教授深度解析《中国茶健康产业前瞻分析报告》中的要点内容,助力中国茶产业抓住发展机遇,把中国茶打造成高效产业。
茶产业的未来在哪里?王岳飞认为,应从科技创新,包括良种创新、智慧栽培、机器化加工、综合利用等方面,以及茶叶生化研究创新和茶与健康研究创新,把中国茶打造成高效产业。
以下是王岳飞解析《中国茶健康产业前瞻分析报告》()的详细内容01
中国茶有4个“世界第一”
中国是最早种植并使用茶的国家,发展到现代,全球共有64个国家在种植茶树,分布在五大洲,其中亚洲22个、非洲21个、美洲12个、大洋洲4个、欧洲5个。然而,中国茶叶仍然对世界茶叶的生产和消费有着巨大影响。世界64个产茶国家名录国际茶叶委员会公布的数据(年)显示,在影响世界茶叶经济的茶叶产量、种植面积、消费总量、出口量、出口金额和进口量6个要素中,中国茶(不含中国台湾省)有4个“世界第一”:⊙年产量为.9万吨,占全球45.51%;⊙种植面积为.6万公顷,占全球61.32%;⊙年消费量为.6万吨,占全球38.85%;⊙年出口金额为20.22亿美元(约.26亿人民币),在64个种茶国家中排首位。王岳飞解析道:“这就是中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自信,说明我们国家的茶叶在世界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02
中国茶迎来黄金时代
中国茶产业已迎来几千年来最好的黄金时代,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中国茶年产值近一万亿0年至年,国内茶产值从90亿元增长到~亿元。根据报告,王岳飞预测未来几年内,茶行业在中国市场的体量一定会超过酒行业,几十年内也会超过烟草行业。⊙中国人均年茶叶消费量超3斤报告中指出,中国人喝茶在过去数千年历史中,人均年消费量从未超过克,到年才有克。从年中国人年均消费约克开始,几乎每年增长克,到年已达到人年均克,王岳飞介绍说:“这是以前无法想象的”。0~年世界和中国茶叶消费数据中国14亿人中,每天能喝一杯茶的人仅有4亿多。“如果中国每人每天能多喝一杯茶,那我们对年达到人均年消费量5斤的目标就非常有信心。”王岳飞分析报告中的数据说。⊙中国迎来人人想学茶的时代在现代,即便是不经常喝茶或不了解茶的人也能随口说出几个喝茶对健康的好处。王岳飞说:“中国迎来人人想学茶的时代”。03
茶是生活必需品
茶能几千年来经久不衰、举世瞩目,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关联呢?⊙茶叶遍布五大洲。当下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喝茶习惯,全世界近30亿人每天饮茶。⊙茶是生活必需品,也是精神食粮。茶已从“柴米油盐酱醋茶”转变为“琴棋书画诗酒茶”。内蒙古、青海、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仍“宁可三日无粮(盐),不可一日无茶”。⊙茶是典型的国家文化名片。除国际上的各种中国茶文化推广活动外,茶更是我国外交的一种手段。⊙茶为国饮。年以前我国几乎没有茶饮料,而今天,中国茶饮料的销售量已超过雪碧、可乐,仅次于水,成为中国第二大饮料。⊙茶业是民生产业。我国个产茶县中有多万茶农的年收入一半以上依靠茶叶。年中国茶叶种植生产数据显示,茶园每亩农业产值平均元,福建省平均元/亩,浙江省安吉县甚至达到1.5万元/亩。我国已脱贫的个国家级贫困县中,个把茶叶作为脱贫产业,个把茶叶作为支柱产业。为此,我国农业农村部特制定《关于促进贫困地区茶产业稳定发展的指导意见》。点击查看大图04
中国茶发展的突出问题
然而,中国茶发展最好的时代也是问题最多的时代。王岳飞表示,越是最自信的时候,越不能得意忘形,要居安思危。报告指出,中国茶产业发展目前存在几个突出问题。⊙互掐多情怀少。比如,云南人说普洱茶最好,江浙人说绿茶最好,而福建人认为乌龙茶、白茶最好。⊙品牌多名牌少。市场中随处可见各种茶品牌,但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品牌的年产值超过50亿,浙江省最大的茶叶公司内销产值还不到5亿。王岳飞说:“我们有很多名茶但是名牌很少。”⊙成本升均价落。现在比10年前的劳动成本增加近1倍,但农民卖茶原料的钱增加的不多,整个行业的利润是下降的。⊙安全隐患多误读。中国茶总体是安全的,但不少消费者仍觉得中国茶有农残等问题,其实基本已经解决。⊙传统多创新少。现在的茶产品仍以饮茶、吃茶为主,缺少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创新产品。⊙面积增单产低。其他国家一亩地产茶多斤,而我国一亩地产茶仅多斤,一是因为我们夏秋茶采摘得少,二是国内采摘工老龄化严重。⊙产量和消费增长不同步。中国茶的消费每年都在增加,但总产量增加更多,至年底,我国茶叶库存超万吨,足够喝一年。⊙出口壁垒多。“出口也是我们的痛点。”中国茶出口近多个国家和地区,单价才约5美元/公斤。虽然我国茶产业面临很多难题,但茶健康领域热度高涨。年全球医学论文数据库中“茶与健康”主题的论文数量为篇,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为69篇,内容包含“人体健康”“心理健康”“健康管理”等领域。总体上看,我国在茶叶活性成分与人体健康领域的科研产出已由单纯的高速增长转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05
把中国茶打造成高效产业
中国茶产业的未来在哪里?通过报告,王岳飞呼吁,应从科技创新入手,把中国茶打造成高效产业,推动中国茶更快速地走向世界。⊙良种创新目前,茶树创新品种逐渐增多,包括高茶氨酸/高茶多酚茶、低/高咖啡因茶、高花青素茶如紫鹃茶等;还有叶果两用茶树、抗性强茶树,以及因叶色突变形成的彩色茶园。⊙智慧栽培建设智慧茶园有4个条件:绿色防控、茶园养分管理关键技术与集成、茶园耕作与鲜叶采摘机械化、茶园实时生态因子与茶叶质量可追溯管理的信息化。比如,身在外地就可通过智能测试仪器和云端监控看到茶基地的各项指标,利用手机操控喷水等。另外,可建设光伏茶园等,为茶业可持续发展开辟新路径。⊙加工技术创新根据报告,王岳飞表示,这需要加快机器化生产,另外还可根据环境、文化、品种的差异,各地方制作实物标准样品及加大标准制定工作,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生化研究创新比如茶叶中的咖啡碱可提神醒脑,让人精神振奋,但茶氨酸会产生多巴胺,有镇静、抗焦躁、抗抑郁的作用。可以说,短期喝茶会影响一些人的睡眠,但长期喝茶会让我们睡得更好。另外,多项研究表明,茶氨酸还具有增强记忆、增进智力、提高免疫、改善女性经前综合症等作用。⊙茶与健康研究创新近些年,茶健康领域的研究如雨后春笋,比如清除体内自由基,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的作用,并且已经取得了国家级实验数据:茶儿茶素制剂对果蝇生存试验的影响人类每天喝2~3杯茶,可能会延长5~10年的寿命。茶还可以增强免疫、降血脂、降血压、美容祛斑、控制体重、解酒等,都是不错的产品研发方向。⊙茶产品的创新?全成分产品,如抹茶、速溶茶。浙江有50多家茶叶深加工企业,年总产值已数十亿元。?利用特征性成分,比如茶氨酸、咖啡碱、茶多酚等。可将这些成分单独提取制成药剂或添加到其他药品、保健食品中,以发挥其功效。?叶果两用的茶树栽培模式,可加强茶叶籽油产品的研究开发。?研究开发茶花类产品,利用茶树花的健康价值。?其他创新茶产品。利用茶叶中不同成分作用,可把茶做成面膜、眼罩、护肤品等产品,甚至还可以开发茶的纺织品等。数据彰显未来,更多《中国茶健康产业前瞻分析报告》()数据,请扫码获取: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