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闵行”客户端
开启“疫情防控工作问题建议征集”之后
(点击此处了解更多)
我们收到了很多网友的提问
围绕着全市开展的网格化核酸筛查
网友们提出了不少热点问题
比如:
为什么要开启这轮筛查?
网格化筛查如何推进?
已闭环管理的小区会因此“延期解封”吗?
做核酸时遇到健康云“卡壳”,怎么办?
小区闭环管理后小孩看病、老年就医如何保障?
针对这些热点问题
市卫健委、疾控以及医疗机构专家
给出了回答↓↓↓
问1:什么是网格化核酸筛查?这一轮48小时做完两次核酸之后还需要做吗?
答:网格化核酸筛查目的是尽早发现潜在传染源,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经专家组研判,根据区域风险等情况,确定了本市的一些重点区域,通过两天48小时内,对这些重点区域内人员(已处于管控区域内人员除外)进行2次核酸筛查。既有已在闭环管理中的高风险岗位、已在例行排查工作机制的人员,按照原有机制继续开展例行筛查。
其中,重点区域是以本次疫情发生以来出现病例和感染者的情况,及其在区域、单位、人群中聚集和分布特点,结合考虑区域内人口密度、社会特征、经济活动特点等综合因素确定。本次原则上以街道(乡镇)为筛查单元,划定重点筛查区域范围。
市卫健委明确:重点区域核酸筛查不采取“2+12”措施,各区要按市里统一部署,不擅自加码。
同时,提醒筛查区域内的市民,应在当时居住地保持原地相对静止,并在48小时内接受2次核酸检测。
本市将进一步提升网格化核酸筛查工作的组织,为承担公共服务、城市运行、应急服务的保障人员开辟通道,为重点区域有就医等特殊需要的居民开辟绿色通道。如筛查发现疑似阳性情况,按照现有疫情防控相关应急措施处置。
此轮48小时做完两次核酸后,将根据筛查结果,综合研判筛查区域内的人群感染风险以及是否有扩散传播风险可能,等核查结果出来以后,根据该区域筛查出来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多还是少,年龄分布、人群分布等,特别是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看看扩散传播风险的可能,动态调整下一步疫情控制措施。
问2:我目前就在闭环管理小区里,48小时已过,为什么还不“解封”?
答:小区管控排查是一个动态调整过程,感谢市民朋友的理解和支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本市根据管控对象的核酸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环境检测结果等,对相关人员和场所综合判断,得出具体的排查管控措施。
这个过程是动态的,一般先启动两天闭环管理,但是,管理过程中可能情况有变。比如,一旦管控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出现异常,所在场所和涉及的人员可能需要调整,要进行“提级管理”。不同情况导致涉及场所和管控人员相应延长管控时间。
问3:小区没有确诊病例和密接,为什么要准封闭管理,科学依据是什么?
答:上海防控工作坚持社会面动态清零的总目标,通过“减少流动+核酸筛查”,提高社会面动态清零的效率和效能,尽快阻断传播,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对于小区实行闭环管理,就是要在最短时间里通过减少人群的外出流动性,再加上核酸检测的方式,把小区内可能存在的潜在感染者挖出来。
问4:做核酸时“健康云”打不开怎么办?“刷码”有时会排队,如何提速?
答:“健康云”已在升级优化,目前运行正常。为免遭遇系统访问人数较多、打开不畅等情况,建议尝试错峰登录、并提前截屏保存“登记码”,在采样现场直接“亮码”,可有效提高现场核验效率。另外,由于这两天白天阳光直射太强,扫码机器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