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症是指进行性加重的肌无力和支配运动的肌肉变性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肌营养不良症易导致运动受损,严重时有瘫痪的危险,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骨骼肌萎缩或无力。肌营养不良症的病因是遗传异常,不属于常见病一类。肌营养不良症是因为不同的基因突变所致,多在幼儿期有病症隐匿,一旦发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四肢平衡对称无力,比如上楼下蹲困难、上肢挺举困难等。到了后期出现肢体远端无力,如双手精细动作受到影响、肌肉萎缩、肢体无力等,病情随时间逐渐缓慢加重,大部分患者有明显的家族史。因为此病在幼儿期较为隐匿,很多时候被发现的时间较晚,还有可能伴随有并发症,使得治疗难度加大,也增加了治疗带来的经济压力。所以,幼儿肌营养不良症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并发症,对孩子本身及家庭都有些很大的好处。正是因为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种遗传性的慢性病,并且多发于儿童期,能够提前了解一下肌营养不良症的前期症状,可以把此病对孩子造成的危害降低很多,特别是前期容易被家长忽略的症状,能够提前了解,肯定是有好处的。
肌营养不良症对孩子带来的伤害是终生的,很多家长在孩子最初出现病症时,都容易误会成是孩子缺钙,实际上,幼儿肌营养不良症和缺钙有些明显的区别。患有肌营养不良症的患儿以男性居多,最初表现为开始学走路的时间延迟,也就是说比别的正常孩子走路要晚,并且动作笨拙、走路步履摇晃、上下楼梯和下蹲起立都较为困难。患有肌营养不良症的患儿有可能在一岁半到两岁才开始走路,且走不稳,容易被误认为是缺钙或体质虚弱被忽视。随着年龄增大,走路不稳、步履摇晃的症状逐渐明显,还会出现运动能力差、动作不协调、行动时笨拙、奔跑不快不稳等现象。肌营养不良症患儿的症状从最开始的步态异常渐渐发展到上下楼困难、起立下蹲困难等。一般情况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大多数会在三到五岁时出现明显症状,婴幼儿时期症状不明显,但是家长可通过患儿运动行动能力不如同龄儿来做初步判断,医院检查,越早做出诊断,积极采取治疗,治疗的预后情况越好。
因为肌营养不良症多发病在儿童身上,严重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危害也很多,首先就是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因肌营养不良症病情是进行性发展的,随着病情逐渐加重,病症越来越严重,患儿会在大约十二三岁时失去行走能力,并且身体的生长发育也会进入迟缓状态,甚至停止生长发育。其次因为肌营养不良症病情的加重,患儿行动能力越来越不行,导致患儿卧床不起后并发褥疮或坠积性肺炎,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害患儿的生命。其三肌营养不良症的患儿行动笨拙不协调,不管是行走还是奔跑都比不上同龄孩子,还会因走路姿势摇摆受人歧视嘲笑,严重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健康,给孩子的心灵带来阴影及创伤。最后因为肌营养不良症患儿的行动不便,严重影响到患儿正常的生活自理,特别是瘫痪后,吃喝拉撒都需要人照顾,给整个家庭都带来重压和负担。总的来说,肌营养不良症带给患儿的危害从身体的健康生长发育,到身体的健康状况,再到患儿的正常心理健康,直至患儿的家庭情况都有很严重的不良影响。不仅是患儿的身心健康受到危害,患儿的家庭也会因此增加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因此,当本身具有肌营养不良症家族史的父母,在宝宝该进入学走路的时候,发现宝宝走路较晚,并且平时行动动作不协调、走路姿势异于同龄宝宝时,医院就诊,如果检查宝宝确实存在肌营养不良症的,也好抓紧时间尽早治疗,争取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