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说,为人父母者,不知医是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是为不孝。孩子幼年时期的健康是一生的基础,需要父母的悉心照顾。父母在生活中的点滴行为,都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现在的年轻父母都很注重学习,因此各类育儿书籍、各种育儿文章纷纷应运而生,层出不穷。各种专家所述的观点往往各不相同。第一次做父母的新爸爸新妈妈们,面对着太多的“育儿经”,常常觉得很晕,简直学不过来。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家对一些根本性的原则和原理不清楚,应用到具体事情上就无法自己判断,需要每件事情都去查一查专家怎么说。实际上,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大道至简,当你把握总体的原则,也就能举一返三,有自己的主见。
本文针对养育孩子的基本观念,试着从中医养生观上去梳理。希望天下父母们都懂一点中医常识,面对各种育儿观点,有自己独立判断的能力,为孩子一生的健康打下好基础。
护阳气,养脾胃是根本小儿乃稚阳之体,脏腑发育尚未完全。直到青春期,才基本发育成熟。在此之前,孩子的脏腑各项功能都是比较弱小的,容易受到伤害,因此特别需要保护。
中医说,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中医曲黎敏老师打过一个比方,把人的生命能量比喻成一罐煤气,人一出生时,这罐气有的人比较足,有的人不太足。这就是先天肾气。先天的足与不足,基本取决于母亲的气血水平,所谓“父精母血”。而出生之后即后天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不断消耗这罐煤气。而脾胃的运化功能能够让人体不断制造出新的能量,这就好比在不断的制造新的煤气。新造的煤气总体上如果与消耗的煤气相当,那么罐子里的煤气就始终比较充足,这就是肾气足。到中年以后,各项功能开始衰退,新造的再也赶不上消耗的了,人就开始衰老。直到这罐煤气用光,生命也就终止了。
因此若要一生都身体健康,必须有充足的肾气。而充足的肾气,先天的禀赋只是最初的基础,更重要的在于后天行为,一是护肾气,二是护脾胃。明白了这个出发点,再来看养育孩子的方法,就有了根本的判断。
孩童时期,生长发育的功能非常旺盛,好比刚发芽的树苗,要长成参天大树,这身体里面蕴藏了多么巨大的生命能量。这个生命能量,就是中医所说的阳气。(肾气,基本等同于阳气。虽有微妙差异,非学中医者可不必深究。)因此对小孩子来说,不需要特别补肾,他本身的阳气是非常足的,不去伤害这个阳气就是补肾了。
因此,护阳气、护脾胃,是最大的原则。生活中的点滴行为,都要不离这个根本原则。而现今很多流行的育儿观点,经常是背离这个大原则,舍本逐末,对孩子健康有很大伤害。具体在哪些方面,下文将详细说明。
如果孩子已经因为不良的饮食造成了脾胃虚寒,这时候除了一些食疗方法之外,有一个简单又省事的方法:普济堂儿童健脾贴。这是在南怀瑾老先生那个著名的原方上,加了一些扶阳的成分而制,相比原方,更适用于现今的孩子们。此健脾贴纯手工制作,%植物成份,天然安全,适用于2周岁以上的孩子。此方需连续使用至少一个月以上,普济堂的粉丝妈妈们有不少都在给孩子长期使用,普遍反应效果很好。
母乳与奶粉人是大自然的产物,相比一百年前,虽然现代科技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相比人类数百万年的历史,人的生命规律与几百年前的古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人的一切行为,莫不遵循着自然规律。养育孩子,最基本的法则就是要顺应生命的自然规律。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孩子应当吃母乳还是吃奶粉,就是不言自明的事了。人是自然的产物,所有哺乳动物都是吃母亲的奶长大的。人类自然也不例外。除非是母亲身体有比较大的疾病,通常一个基本健康的女性,都是有能力产出足够孩子吃的母乳的。国际母乳会在这方面有非常好的宣传和案例,可登录其中文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