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时间表
通知:
年元旦是1月1日星期一。
年元旦放假安排:12月30日至1日放假调休,也就是与周末连休,共3天。1月2日(星期二)正常上班。
医院
年12月29日
导语
每逢节假日,人们都喜欢放肆的吃喝玩乐,因此很多人在节假日后都会觉得很累。过节也是有讲究的,下面给大家介绍元旦养生注意事项。
1、注意饮食
元旦期间不免会和朋友聚会,或者没事在家好好做一顿丰盛的大餐,但是在享受美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节制,不能暴饮暴食,要少喝酒,还要注意荤素搭配,尽量多摄入蔬菜、瓜果、豆类等食物,少吃肉类等油腻的食物。
2、注意保暖
俗话说“一九二九不出手”,元旦正值二九,天寒地冻,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保暖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暖和,俗话说“十层单不如一层棉”,所以穿衣保暖要看材质,棉服和羽绒服保暖效果会好一些。
3、注意作息
节假日期间不要因为放假就乱了作息时间,该起床的时候起床,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这样才能保证白天有个好的精神状态。每天晚上11点前就睡觉,不要打牌或玩手机而影响休息,因为中医是讲究睡子午觉的,晚上11点到1点是子夜,不睡觉就违背了身体的正常规律。
4、注意出行健康
出去玩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还要带好感冒药、止泻药和晕车药以备不时之需,最重要的是安排好行程,留出缓冲的时间来调整状态,这样才能玩好,身体的状态也会好,千万不能疲劳过度,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累了就休息,不要透支自己的体力。当然,饮食也非常重要,尽量选择肠胃刺激小、容易消化的食物。
5、注意关键部位保暖
寒为冬季的主时之气,寒邪侵袭,常引起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或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痹证、疼痛性病证加重,或是诱发心肌梗塞、脑卒中等病症。因此去寒就温、护卫阳气非常重要。外出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户外活动时不能衣着过于单薄,更不宜在户外逗留过久,以免寒邪损伤人体阳气。
养生计划表
一月:养肾防寒
养生原则:秋冬养阴、养肾防寒。
注意锻炼:多散步、慢跑等,同时应注意保暖以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饮食宜忌:合理进补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多吃羊肉、鸡肉、甲鱼、核桃仁、大枣、龙眼肉、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以上食物均有补脾胃、温肾阳、健脾化痰、止咳补肺的功效。当然体质偏热、易上火的人士应注意缓补、少食为好。忌一切寒凉之物,如冰激凌、生冷食品。
二月:阳气生发,适当春捂
养生原则:春夏养阳、适当春捂。
起居:“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立春以后气候仍然干燥,补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
饮食宜忌:宜多食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忌辛辣之物。春季阳气初生,应该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脏腑所好。
三月:晚睡早起,甜食养肝
养生原则:春夏养阳、春养肝。
起居:春天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散步缓行,这样可以使精神愉快、身体健康。
饮食宜忌:多食甜,如大枣、锅巴、山药、韭菜、菠菜、荠菜、鸡肉、鸡肝等。少食酸,如西红柿、柠檬、橘子等。春季适当多吃能温补阳气的食物。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春天应肝,肝气旺可伤脾,所以春季要注意多食甜,少食酸以养脾。
四月:调节阴阳
养生原则:补肾、调节阴阳。
养生关键:为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运动为宜,如踏青、做操、打太极拳等。饮食调摄方面,须定时定量,防暴饮暴食。
饮食宜忌:多食菠菜、荠菜、葱、水果、山药、枸杞、兔肉,少吃辛辣、油腻、大寒之物,如辣椒、肥肉、海鱼、海虾等。
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