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年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年7月21日-8月9日
末伏:年8月10日-8月20日
中医看来
万物发展要符合自然规律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作息规律也应随着季候的特点而改变
暑者,热也。
“三伏”天,更是夏天最热的时段
三伏天不止是养生的好时机
更是需要避病的日子
PART1
三伏天不要做的事
1.不吃冰,常温凉白开,朴素而养身
2.吹干头发睡,不让“湿邪”入侵体内
3.颈椎、腰身避免空调直吹,过肘过肩不损阳气
4.熬夜是大忌,中午可以补个短短的午觉
5.夏练三伏,但不要在气温过高、太阳过晒、湿度过高的时候练
教您一个小方法:
端坐、闭目、吞津
具体操作步骤:
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双目和口微闭,调匀呼吸;
待口中津液较多时,将其吞咽,可连续吞咽3次;
然后,上下牙叩动10~15次,可起到养心安神、固齿健脾的效果。
PART2
三伏天要做的事
01
伏天开空调:26°最合适!
专家建议,室内外温差不应太大,一般在8℃至10℃左右。
夏天虽然可能出现38℃以上的高温天气,但是一天中大多数时间的温度都在35℃以下,所以26℃左右的室内温度是比较合适的。
02
健脾祛湿!
很多人在进入伏天后,会感到四肢乏力、全身发困、浑身酸困、汗出过多而黏腻不爽。
有时候吃东西,也感觉没有胃口,吃下去难以消化,整天肚子胀胀的。
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湿邪。
对付湿邪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洗热水澡。
因为天气越热,湿邪越重,热水洗澡就显得更有必要,而且洗完以后身体会觉得神清气爽,并不会觉得出汗难受。
但热水澡不宜时间过长,还可以食用一些健脾祛湿的中药材!
健脾祛湿食物
夏季是阳气旺盛生长的季节,饮食摄养宜清淡,忌油腻,多食营养丰富的蔬菜、瓜果之品。同时注意“夏不欲穷凉”,不能过食生冷以防耗伐生发之阳,从而做了“湿”的帮手。
山药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有益气养阴,补肺脾肾,固精止带的功效。可以用于脾胃虚弱,能够补肺脾肾三脏。脾虚食少,体倦便溏及妇女带下,儿童消化不良、腹泻等皆可运用。
砂仁
化湿开胃、温脾止泻,改善微循环,修复胃黏膜损伤。白芍
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冬瓜皮
冬瓜皮味甘,性微寒,归肺、小肠经,利水消肿,可以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人日常代茶饮。赤小豆
赤小豆味甘酸,性平,入心、脾、肾、小肠经。有利水除湿,通乳,解毒排脓的功效。绿豆
绿豆味甘,性寒,归心、胃经,有清热、消暑、利水、解毒的功效。能够用于暑热烦渴、感冒发热、吐泻、水肿尿少。推荐产品
同仁堂牌维斯达软胶囊,其中含有上述砂仁、白芍成分,还有蜂胶、黄芪等对胃黏膜有辅助保护功能的成分。*部分图文内容源于网络侵删!更多精彩
同仁堂健康
新服务微刊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