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的实质是在冬天来临之前,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力和耐受力,以减少寒冬三月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等疾病的高发病率、死亡率。
冷适应慢添衣
“春捂秋冻”是聪明的古人从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冷适应”。在晚秋,“月落乌啼霜满天”时,不应急着添衣,而要顺应“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收”的养生需要,合理地增营养、多运动、慢添衣,通过“冷适应”这一过程使机体从大脑皮层到交感神经、代谢、内分泌各系统充分调动起来,协调起来,形成合力,使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减少,同时免疫力、代谢力增强,以适应冬天到来。
不要胖要结实
“秋补”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所有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都会在秋季进食增多,体重增加,体脂增厚,皮毛细密,为过冬做准备。那么,人类怎样才是科学的“秋补”呢?
从营养学角度看,“秋补”应当主要补充优质蛋白、维生素、矿物质和适量的脂肪、糖类,这样冬天就不会因为缺乏营养而使抵抗力下降,疾病高发。“秋补”不是要变胖,而是要结实。因此,营养补充要适度,而且还要增加运动量。习俗上,各种火锅、炖菜,如羊肉萝卜汤、土豆烧牛肉都是首选。
晒太阳凝心神
我们不仅要养生,更要养心、养神。健康由四大元素组成,其中遗传占15%、环境占17%、医疗占8%、生活方式占60%,在生活方式中,合理膳食占13%、心理平衡占30%,其余占17%。所以《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尤其在秋天,更需要这样。对人情绪影响最大的是阳光。一入秋天,白天一天天变短,黑夜一天天变长,人就容易陷入低落状态,到了冬天就更是如此。因此,秋天一定要在有阳光的日子多出去走走,晒晒太阳,欣赏秋天的好风景。如此一来,不仅晒得浑身暖和,更能使心情舒畅,对摆脱悲秋的负面情绪很有帮助。只要心态好,百病都减少。
补阳气常艾灸
《黄帝内经》上说:“阳气者,若天之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对人体起到温薰脏腑,濡养筋骨的作用,决定着人的健康与生命。宋代著名医学家窦材认为自古扶阳有三法:第一为灼艾,第二为丹药,第三为附子。灼艾,就是艾灸。艾灸就是通过烟熏火灼把艾草的药力通过穴位经络带到人体的病痛之处,祛除病邪的方法,也是古今公认的补充阳气最有效的方法。
作为聚元扶阳堂调理之首选方案的道氏悬灸,攻补兼施,既能迅速扶阳,又能祛风、散寒、祛湿,能迅速通过出汗途径排除人体一身之垃圾浊气,从而浊气越来越少,阳气越来越旺,使人健康长寿而无疾。适用于任何健康问题的调理,乃阳气为生命之根本也,尤擅长于阳虚、寒湿、瘀血导致的各类健康问题。
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有惊喜哦!
↓↓↓
中科医院专家微信西藏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