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子不过尽八八,女子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黄帝内经》
笔记内容
/01/27
《中医诊断学》
单六单元:脉诊
上面截图是第六单元的整体思维导图,因为这一章节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图片显示很小,有需要的可以直接点击文章最下面的“阅读原文”,就可以下载“脉诊的思维导图”的原图。
下面分成几部分逐一来总结其中要点,
脉诊分为三部分:
脉诊概说
正常脉象
常见病脉
一:脉诊概说
关键知识点:
脉诊概说
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
每部又可分别浮、中、沉三候
左:
寸:心、膻中
关:肝胆、膈
尺:肾、小腹(膀胱、小肠)
右:
寸:肺、胸中
关:脾胃
尺:小腹(大肠)
二:正常脉象
关键知识点:
正常脉象
正常脉象的特点:
有胃、有神、有根
胃:脉有胃气的基本特征是脉象从容、和缓、流利
神:脉之有神的主要表现是柔和有力、节律整齐。
根:脉之有根主要表现在尺脉有力、沉取不绝两个方面。
三:常见病脉
关键知识点:
常见病脉
滑脉:应指圆滑,如珠走盘,主痰饮、食滞、实热。青壮年及妇女妊娠可见滑脉。
涩脉:形细而行迟,往来艰涩不畅,主精伤、血少、气滞、血瘀。
弦脉:端直而长,如按琴弦。主肝胆病、痛证、痰饮证等,或为胃气衰败者。亦见于老年健康者。
脉来时止
促脉:脉来急数,时有中止,止无定数。主阳盛实热、气血痰食停滞,亦见于脏气衰败
代脉: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还。主脏气衰微,跌打损伤、惊恐、痛症
结脉:脉来缓慢,时有中止,止无定数。主阴盛气结、寒痰血瘀、气血虚衰。
下面的视频是针对上面的思维导图,把这一单元的主要关键点和重点再突出一下,这样更方便高效的学习和记忆。
温馨提醒:如果在手机上查看图片和视频,画面会很小,可以把手机横着看,图面和视频都还能看清楚。图片还可以点击放大,像素挺高,我自己测试过的。
往期回顾
确有专长考试复习之十四:中医诊断学第一二单元
确有专长考试复习之十五:中医诊断学第三单元
确有专长考试复习之十六:中医诊断学第四单元
确有专长考试复习之十七:中医诊断学第五单元
喜欢中医、喜欢针灸的朋友,想抱团一起备考的兄弟姐妹们,可以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