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蚁食龟欲猴行
采访干祖望老人的那天阳光明媚,他戴着红色的帽子,跷着二郎腿坐在靠近阳台的落地窗前静静地晒着太阳,看起来精神极好。见到记者到来,在女儿的搀扶下,他慢悠悠地站了起来,朝着记者微微一笑,点点头。“老爷子这两年行动不是很方便,但思路很清晰,心里是什么都很清楚,他每天都坚持在家里给自己把脉、开方子。只是耳朵听不太清楚,语言表达也有些困难,跟我们沟通都是通过纸和笔。”说话的是干祖望老人的小女儿。
中医——牵挂了一辈子的事业
虽然老人沟通起来已经很困难,但仍然很努力地拿着笔在纸上认真的写着,写完后,他的小女儿总会拿起纸,向记者“翻译”老人想表达的内容。当时已经岁的干祖望老人是中医现代耳鼻喉学科的奠基人之一,直到90医院坐诊,多年前,老人还时常开班授课,想把自己的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即便老人现在年事已高,但只要说起有一部分人对中医的误解、中意的传承和发展,老爷子仍十分挂心。
离开了他热爱的中医事业,老人每天的生活也很充实,早些年,他还喜欢在老房子的书房——茧斋,写写毛笔字、看看书,这几年由于腿脚不便,家里人租住了有着大阳台的房子,让他每天晒晒太阳,闲来无事听听京剧、看看报纸。要说起这位著名的百岁老中医,就不得不提他著名的养生八字诀。
养生八字诀
童心
“童心”即赤子之心。一为纯洁无邪:因为无邪则心田宽畅开朗而没有烦恼。无邪之心,更没有损人、欺人、捉弄人、打击别人的邪念。“敬人者人恒敬之”,身边有这样多的感情温暖,心情也更加舒畅、轻松而愉快。二为简单:不会穷思瞎想而绞尽脑汁,一心用在事业上。善于助人其乐无穷,算计他人则自寻烦恼。三为乐观:童心都是无忧无虑的旁观者,少为七情所伤,长期在“泰上忘情”的境界中,则“形全精复,与天为一”而长生了。
蚁食
“蚁食”,一为不拣食,像蚂蚁一样扫描都能吃,只要无害身心的食物,不需要过分求冷、热、精、细、美味。卫生当然要讲,但也不必过于苛求。二为吃得少:像蚂蚁一样吃得少。狼吞虎咽恣食饱餐不利养生,早已众所周知。梁章钜《退庵随笔摄生》的“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是食多与食少利弊的最好总结。
龟欲
“龟欲”,龟被视为长寿的象征,更具“与世无争”“一无奢望”的习性。一者,不意气用事,遇事以退为务,以柔克刚。二者,龟无欲望,一贯不争不闹。从大至狮虎、小至蝼蚁都有斗角,而自古以来少见乌龟打架。“贪”与“欲”的基础是“想”,如果你什么都不“想”,那么也不会有“贪”“欲’之念的产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能得成全无二三“,索性像龟一样”寡欲“,则心境舒畅怡然。
猴行
“猴行“,猴子反应敏捷、行动轻快,具有朝气与活力,猴子的长处有两点:
其一,多动。多动不一定就指跑步、打拳。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少坐车子、电梯,以自己行走为主。另一层意思是多动脑筋,尤其是在自己的事业上多动脑。脑子动多了,脑细胞才更发达。
其二,戒惰。干祖望的戒惰,是平常少坐多立,乐于坐硬板凳,正襟危坐,一直可保持英姿焕发、精神饱满。
百岁寿星·作息
作息比较规律
早晨7:00~8:00气床,晚上9:00~10:00睡觉。中午的时候老人喜欢在阳台上晒晒太阳,坐在椅子上盖上衣物小憩一会儿。工作时,午饭要到下午1:00~2:00才能吃上,90岁以后不工作了,三餐时间开始规律,早晨起床后休息片刻进餐,中午12:00进餐,晚上6:00~7:00进餐。
百岁寿星·饮食
最爱花生酱
老爷子平日里不喜欢吃米饭和素菜,除此之外,对其他食物都不是很挑剔。早晨喜食鸡蛋、元宵、面条等。中午荤菜则是必不可少的,老人家特别喜欢吃肥肉,在吃荤菜的同时还不忘搭上一杯自己泡的人参酒。午后小憩结束,老人会吃一点水果和坚果,例如橘子、柚子、栗子等。他还很爱吃花生酱,有时候下午看着电视他就会拿着小勺子,一勺一勺舀着吃。晚上的饮食基本上与中午类似。综合起来,他每天饮食的品种类别都比较丰富。
百岁寿星·健身
90岁仍爬楼梯上下班
采访时干祖望老人岁高龄,一般很少再进行剧烈的运动。医院坐诊时,很喜欢步行锻炼,每天都坚持爬楼梯去办公室,有时候要到位于16楼的病房巡视,他也依然坚持爬楼上下。这么多年来,老人始终喜欢用毛笔写字,就算是开方子他也仍然喜欢用毛笔。这几十年如一日地使用毛笔,对于老人的手脑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凡事不要太讲究
干祖望老人对于饮食不是很挑剔,虽然深谙长寿之道,但自己的身体保养却也没有那么十分细致讲究,他常常形容自己:“糊里糊涂就活到了现在。”也许正是这样豁达、随心所欲的心态造就了老人的长寿。但老人也时常提醒年轻人,一定要少塞耳机,因为耳机对耳朵的伤害十分大,生活中,老人很懂得怡情养性,静下来看书、读报、写毛笔字、听京剧。
如今,干祖望老人已驾鹤西去,缅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的同时,也向他学习很多生活的道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转载于《百岁老人的长寿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