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小学生配健康管理师,全天候监测

文章来源:健康_保健养生_健康养生馆   发布时间:2024/10/11 11:40:50   点击数:
  “双减”落地,清华附小优化了学生全天作息时间:早上到校,自选参加晨练、晨读微课堂;每天一节体育课、一个健身大课间,实现体育锻炼2小时;课后活动时间,各种文体、科技等兴趣班或社团供选择。整个过程,学生佩戴着智能手环,体质情况全天候监测。数据定期形成健康报告,为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提高提供支撑。16时30分,清华附小操场上,足球、田径、轮滑等多个兴趣班和体育社团开始训练;排练厅里,在老师的指挥下,金帆民乐团正在排练;“童创智能研究院”里,一群科技迷在电脑前敲击着键盘,练习编程。该校副校长胡兰介绍,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已长达十余年,落实“双减”后,形成了“1+X”全天候课程。其中,“1”是优质落实国家基础课程。“X”是个性课程,每天16时30分至18时,学校提供91门、个班次的课程内容供学生自主选择。“孩子们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而且可以不断进阶、提升,由兴趣班进入到社团的预备团,然后再进入社团等,不断找到自己成长进步的空间。”清华附小还实现了学生全天候体质健康智能管理。“在学校的局域网内,学生的实时心率、运动步数、消耗的卡路里等数据会实时更新,我们在后台可以准确掌握学生体能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供个体指导。”该校体育教研组组长任海江说,智能手环记录了学生从早上进校到晚上出校全天候的体能情况,为进一步优化课堂和课后服务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他举例,如果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心率过高,手环会震动提醒,后台也会给出数据反馈。“课堂上、体育大课间或者课后训练,学生的运动量和运动密度是否达到要求,我们都会根据数据进行调整和设计。”开学近一个月,学生们新的健康报告已有了“雏形”。任海江说,每天45分钟的体育大课间,各年级学生的心率状态和运动密度是呈升高趋势的,从学生们参与晨练微课堂的情况看,三至六年级学生参与度比较高。下一步,老师会针对每个学生的体质情况开出“运动处方”,做到点对点指导。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tf.net/xljk/160128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