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科医生到营养师,百万粉丝大V张垒的创

文章来源:健康_保健养生_健康养生馆   发布时间:2025/3/26 10:20:49   点击数:
  

在《“健康中国”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等国家政策推动下,健康职业蓬勃发展。因此,健康管理师这一职业也成为很多在职医务人员的第二职业、职业再发展及退休后再就业的较好选择。

医院医生张垒作为一名内科医生,在相关政策的鼓励下,跨专业成为了一名营养师,并在新浪微博、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全网平台拥有超00万的粉丝,为了解他的故事,康迅网联系了张医生进行了专访。

关于跨专业,他说

慢性病也是“病从口入”

张垒医生的本职工作为内科主治医师,谈及为什么要跨专业成为一名营养师这个问题时,张医生表示,在其从事肾内科临床工作的十几年中,接触最多的患者是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脂肪肝,甚至是肾衰竭、尿毒症、肝硬化、肝衰竭等慢性病患者。

而且患者就诊时往往都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并发症,病情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程度才来治疗。在现有的医疗技术条件下,对于这些晚期的慢性病患者,只能通过治疗改善、控制、降低病死率,延长寿命。而随着对疾病了解得越来越深,他发现大部分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和肥胖、营养不均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基于这一认知,张医生开始对自己接诊的患者进行营养教育。而成果也是显著的,通过营养干预和控制体重,很多患者的疾病得到了明显改善,甚至早期的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疾病通过减重和营养管控达到了临床治愈的效果(停药后各项指标也能维持正常)。这让张医生认识到了营养行业的重要性,所谓“病从口入”,尤其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早期营养干预是预后的关键。

“另外,国家提出了‘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大健康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基于此,张医生果断决定转战营养行业,参加了营养师的考试,取得了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中国注册营养技师证书,并将学到的营养学知识充分应用到临床工作。

关于减重误区,他说

少吃≠不吃,科学减重才是“王道”

张医生强调,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肥胖和慢性病患者是需要进行营养管控的重点人群。而如何开始进行自身营养管理,他建议大家首先应全面体检,对身体健康进行全方位地评估。同时,接受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营养指导,避免“走弯路”。切忌随意服用保健品或减肥药,以防对身体造成伤害。

同时,张医生指出,虽然减重作为当代年轻人的首要需求,且“少吃多动”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真正遵循这个理念减肥成功的人群很小。“因为‘少吃多动’只是一个概念,如何进行科学的营养搭配和运动减肥,很多人都存在一定的误区!少吃≠不吃,很多人通过不摄入碳水、脂肪来期待自己变瘦,这是不科学的,不仅不利于减重,还会破坏身体的代谢水平,影响身体健康。”张医生恳言到,少吃的前提是营养摄入均衡,减量不减营养,以此制造热量缺口,同时搭配身体可承受的运动量达到减重目的。

针对健康减重这个话题,张医生也为我们分享了一个难忘的案例:一位30岁的女性患者,身高59cm,体重却达到72.5kg。因为肥胖,她患上了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并确诊脂肪性肝炎。同时由于肥胖引发了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其结婚多年一直没有怀孕,一度想尝试试管婴儿。后来张医生通过对其进行全面营养管理,科学减重,不但成功帮她减重,而且转氨酶、血糖、血压等指标均恢复正常。最让患者惊喜的是在减种过程中成功怀孕,这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通过营养减重成功实现了。而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

关于医生做科普,他说

持之以恒生产高质量内容是核心

除了肾内科医师、健康管理师这两个身份之外,张医生也是一位网络科普“大V”,据不完全统计,其在新浪微博、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平台拥有的粉丝数量为00万+,发布的科普文章阅读量总量已远超2亿。

图部分平台粉丝截图

谈及与网络科普结缘,张医生表示,早在年他就坚持在博客分享一些与营养相关的案例,后来一位患者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tf.net/xljk/160128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