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养生观点谈谈育儿
古语说,为人父母者,不知医是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是为不孝。孩子幼年时期的健康是一生的基础,需要父母的悉心照顾。父母在生活中的点滴行为,都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现在的年轻父母都很注重学习,因此各类育儿书籍、各种育儿文章纷纷应运而生,层出不穷。各种专家所述的观点往往各不相同。第一次做父母的新爸爸新妈妈们,面对着太多的“育儿经”,常常无所是从。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家对一些根本性的原则和原理不清楚,缺乏判断力。实际上,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流行的观点中有很多谬误。关于生命、关于健康,我们如果没有对本源的东西弄明白,就很容易被专家或权威人士的观点误导。
本文将对养育孩子的基本观念,试着从根本上去澄清,希望天下父母们都懂一点中医常识,为孩子一生的健康打下好基础。
护阳气、养脾胃是饮食起居的根本出发点
小儿乃稚阳之体,脏腑发育尚未完全。直到青春期,才基本发育成熟。在此之前,孩子的脏腑各项功能都是比较弱小的,容易受到伤害,因此特别需要保护。中医说,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把人的生命能量比喻成一罐煤气,人一出生时,这罐气有的人比较足,有的人不太足。这就是先天肾气。先天的足与不足,基本取决于母亲的气血水平,所谓“父精母血”。而出生之后即后天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不断消耗这罐煤气。而脾胃的运化功能能够让人体不断制造出新的能量,这就好比在不断的制造新的煤气。新造的煤气总体上如果与消耗的煤气相当,那么罐子里的煤气就始终比较充足,这就是肾气足。到中年以后,各项功能开始衰退,新造的再也赶不上消耗的了,人就开始衰老。直到这罐煤气用光,生命也就终止了。
因此若要一生都身体健康,必须有充足的肾气。而充足的肾气,先天的禀赋只是最初的基础,更重要的在于后天行为,一是护肾气,二是护脾胃。明白了这个出发点,再来看养育孩子的方法,就有了根本的判断。
孩童时期,生长发育的功能非常旺盛,好比刚发芽的树苗,要长成参天大树,这身体里面蕴藏了多么巨大的生命能量。这个生命能量,就是中医所说的阳气。(肾气,基本等同于阳气。有微妙差异,涉及更深入的论述,略。)因此对小孩子来说,不需要特别补肾,他本身的阳气是非常足的,不去伤害这个阳气就是补肾了。
因此,护阳气、护脾胃,是最大的原则。生活中的点滴行为,都要不离这个根本原则。而现今很多流行的育儿观点,经常是背离这个大原则,舍本逐末,对孩子健康有很大伤害。
母乳与奶粉
人是大自然的产物,相比一百年前,虽然现代科技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相比人类数百万年的历史,人的生命规律与几百年前的古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人的一切行为,莫不遵循着自然规律。养育孩子,就要顺应生命的自然规律。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孩子应当吃母乳还是吃奶粉,就是不言自明的事了。人是自然的产物,所有哺乳动物都是吃母亲的奶长大的。人类自然也不例外。除非是母亲身体有比较大的疾病,通常一个基本健康的女性,都是有能力产出足够孩子吃的母乳的。
国际母乳会做过调查,在非洲那种极端贫穷的地方,新妈妈由于长期饥饿,产不出奶水,但只要给她一些食物,马上就有奶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动物的本能就是养育后代,生命正是因为具备这种“养育后代的需求优先”的自我调节能力,才得以生生不息。而我们生活在物质相对丰富的环境中,吃饱饭根本不成问题,身体也没有什么重大疾病,是完全有能力产奶供给孩子的。一些新妈妈说,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没有奶,其实她们并不是身体的原因,而是心理的原因。国际母乳会论坛上有很多妈妈亲身经历的故事来证明这一点。
西方科学讲究研究实证,也对母乳和奶粉喂养做了大量对比研究,早已得出共识:母乳是孩子最好的食物。而奶粉中那些人工添加的营养素,无论运用了多少先进的科技手段,永远也比不上天然的母乳。还有一些老辈,说母乳不如奶粉有营养,或者说孩子到了几个月以后,母乳就没营养了之类。其实这些是才最大的迷信。
母乳喂养对母亲也有很大的好处,应当到一岁半以上再断奶,这样母亲将终生不容易患乳腺癌。
中医的养生境界追求的是“天人合一”,育儿也是一样。是说天地万物有它运行的规律,人的行为也要合乎、顺应这个自然规律,这就是天人合一。换言之,违反自然的事情,必定是得不偿失的行为。
关于母乳喂养的好处,以及如何让新妈妈多产奶的方法等,国际母乳会有全面而祥细的资料,可登录其白癜风有什么治疗方法北京看白癜风病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