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养生之道中医完整详解,文章有点长

文章来源:健康_保健养生_健康养生馆   发布时间:2018-4-15 20:05:27   点击数:
  

按:孔子活了七十多岁,在那个年代,也堪称寿星。他的养生之道,见于《论语·乡党》,下面我们从中医的角度,详细解读: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鍻,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席不正,不坐。

——选自《论语·乡党》

初读《论语》的时候,读到这里,就会觉得孔子的讲究还蛮多的。

讲究,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

该讲究的你就得讲究,什么都不讲究的人必然生活的很胡乱;不该讲究的你就不能穷讲究,否则就太呆板太矫情了。

看这一段话,到处都是“不”字。经常有人问我:“养生,该吃点什么?该怎么去做?”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有误区。我们的生活已经够忙够累,不能在添乱了;我们吃的已经够多够杂够没规律了,还要再吃点什么呢?所以,养生不能做加法,而要做减法,为身体减负。上面这段话中的这么多“不”字,就是在使劲做减法。

做减法,就是节制自己。孔子的养生之道,无非一个“节”字:饮食有节,起居有节。

不要小看这个节字,它有着丰富的内涵:

“节”的本义,是竹子的节。竹子是一节一节的,一年也可以像竹子这样分成一段一段的,所以有“节气”、“节日”的说法。每一个节气就像一节竹子,每一个节日就像竹子上的一个节。节气和节日都是有规律的,所以,节字又引申为规律、规矩,节律、贞节,就是这个意思。既然有规律,那么就有约束,所以,“节”字又引申为约束,节制、节约就是这个意思。中国的文字,其意义的展开是建立在联想的基础上。

孔子的“节”,意味着规律,也意味着节制。在养生上,无论饮食起居,都要有规律,有节制。这便是孔子养生思想的核心,其修身,也离不开这“节”。

“礼以节之”,饮食有节、起居有节,都需要靠礼。孔子的那些讲究并不是他自己发明创造的,他是按照古礼而行。所以,他可以以逸待劳,甚至不需要考虑其中养生的意义,而自然以逸待劳地获得养生的作用。古人的礼并不是凭空捏造来约束我们的行动,而是说根据自然规律,把有些规矩设定下来,这样,你可以得到好多好处。而养生只不过是其中一种好处吧。

节饮食,首先是不要吃多。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饭食做得越精致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当然,这是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厌”通于“餍”,不厌就是不吃得过多过撑的意思。孔子不会因为饭食做得好而多吃,不会因为肉切得细而多吃。两种说法都说得通,而且都有意义。

我们可以把这两层意思合起来讲,那就是:如果饭食做得精致,肉切得细,孔子当然是喜欢的,但哪怕饭食再精致,肉切得再精细,孔子也不会因此而吃得过饱。

我们现在很多人,吃东西很挑剔,你请我吃一顿饭,不好吃我就少吃,一肚子不高兴;好吃我就多吃,边吃边松裤腰带,吃到撑得走路都走不动,这未免不雅,也不利于健康。孔子是不会这么没出息的。

食饐(yi去声,食物发臭)而餲(he去声,经久而变味),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

饮食发霉变馊了,鱼肉腐败变质了,就不吃;色恶,就是饮食出现了不好的颜色,不正常的颜色,也不吃,因为颜色不正常,仍意味着变质了。这一点在今人看来,当然能做到,因为现在我们有冰箱,有防腐剂,食物不容易变质,即使变质了,因为物质丰富,大家也能说不吃就不吃。但在两千多年前的人那里,条件有限,食物容易变质,物质匮乏,食物变了质也会舍不得扔掉的。

我曾经跟人开玩笑说,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舍不得浪费,东西馊了,臭了,发霉了,还是舍不得扔掉,我们现在的腐乳啦,酒啦,臭豆腐啦,酱啦,都是这么来的。

米饭放在那里久了,有点变味了,我们的祖先见了,觉得很心疼,太可惜了,不敢吃,又舍不得倒掉,正在左闻右闻,犹豫不决之际,忽然闻到一阵酒香,觉得沁人心脾,于是索性让它继续发酵,从中滤出酒来,这就是酿酒的起源。

豆腐放在那里忘了吃,变质了,长出各种颜色的毛毛了。我们的祖先见了,觉得很心疼,太可惜了,不敢吃,又舍不得扔掉,闻闻,有股特殊的香味,于是,把这些发了霉的豆腐块放在太阳底下晒晒,再炒点盐洒在上面,甚至还撒点辣椒粉在上面,这就做成了可口的腐乳。

夏天,豆腐更容易变质,很快就臭了。我们的祖先见了,觉得心疼,太可惜了,不敢吃,又舍不得扔掉,于是放在太阳底下晒晒,再用油一煎,加上各种佐料,然后忍者恶臭,捏着鼻子吃下去,吃着吃着,发现其实这玩意儿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吃,闻着臭吃着却香。臭豆腐就这样横空出世了。

有时候,一些饭食、豆制品霉烂得实在不行了,我们的祖先见了,觉得心疼,太可惜了,不敢吃,又舍不得扔掉,于是放在太阳底下晒晒,晒干了还是不敢吃,于是索性加上盐和水,继续晒,日晒夜露,还经常搅和搅和,终于,香味出来了,尝尝味道也不差,用以佐餐,这就是酱。

我说这个的目的,是说中国人有这种不浪费的美德,有发明创造变腐朽为神奇的智慧。跟在美德后面的,必将是惊喜!

然而智慧总是和蒙昧并行的,在那个年代,人们的饮食并不是十分充足,也并不是所有变了质的食物都能做成酒、腐乳、酱之类的东西,加上人们舍不得浪费,所以,发臭、发馊、发霉的东西,很多都凑合着吃了,吃了之后,影响健康,甚至造成食物中毒的,可想而知。只是年代久远,我们不可考证罢了。

孔子不吃发霉、变质、变色的食物,其弟子居然津津乐道,也可见那时候吃这些食物的人不在少数。

宁可不吃,也不能影响健康,这是孔子的饮食原则。

当然,不吃并不意味着浪费,可能拿去做酒、做酱了,也可能拿去喂养牲畜了,我们就不用管了。

失饪,不食。

食物烹饪得不好,不吃。中国人自古讲究烹饪,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烹饪方法,能使食物充分适应人的健康。

比如,我们做鱼,要放上姜、黄酒,这是为了用姜和酒的辛香来化解鱼的腥味而不破坏鱼肉的鲜美;我们吃海鲜要蘸姜汁,又是为了让姜的辛温之性和海鲜的寒性中和,使其不伤脾胃;有的食物应该做生一点;有的食物,比如肉类,则应该熟透,以便吸收……如此等等,不可胜数。总之,中国传统的烹饪方法可不仅仅是为了把一道菜做出美妙绝伦的色、香、味、口感,你还得考虑吃这个东西的人的健康。而且,这几条你还必须兼顾到,不能说为了大家的健康你就可以把一道菜做得非常难吃,非常难闻,或者非常难看。这可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厨艺是一门很高的艺术,我们也非常尊敬那些大厨。

这一点跟药物炮制是相通的,药物炮制也是为了去除药物的负面作用,保留药物的药用价值。所以,商朝有位宰相伊尹,就既是大厨,又是大医,相传他写了一部《汤液经》。也正是因为从厨艺和医道中,他悟出了调和五味,调和阴阳之道,最后直接改行当宰相去了。当宰相不也是调和吗?调和各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调和一个国家,调和天下。中国的智慧就是这样,能从你不经意的某个地方无限放大,无限展开,上升到你不敢想象的高度。

在孔子的年代,烹饪是有其固定的法度的。你做得不合这个法度,孔子是不吃的。因为,这个法度是最健康、最具有色香味和口感的做法,是千百年来无数人摸索权衡出来的。只要不合法度,比如,过生、过熟、过咸、过淡,这个食物的效用就要大打折扣了,甚至不利于健康。

不时,不食。

不到时候,不吃。

古人吃饭也有规定的时间,不到这个时间,是不能吃饭的。否则就叫吃零食了,肠胃是要发生紊乱的。

而且,古人对于不同季节该吃什么东西、不该吃什么东西,也有一套完善的经验。比如,《黄帝内经》就说:“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礼记·月令》说,天子,春天“食羊与麦”,夏天“食菽与鸡”,秋天“食麻与犬”,冬天“食黍(小米)与彘”。当然,这并不是说春天只能吃羊肉和面食,夏天只能吃豆类和鸡肉,秋天只能吃芝麻和狗肉,冬天只能吃小米和猪肉,而是说,要以这些食物为主。如果某个季节不以规定的这两个食物为主的话,就叫非时食了。这是古代天子吃的东西,当然,我们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参考。

古人对于饮食的季节性是很有讲究的。人是天地所养,天以四季的温、热、凉、寒四气养人,地以酸、苦、甘、辛、咸五味养人。千百年来,人类在天地自然的规律中形成了对应的生理规律。天的温热寒凉,是人所不能控制的,一旦气候出现错乱,本来是春天,却有股秋天的寒凉肃杀之气,或本来是冬天,却不冷,有种春暖的气息,这就叫做“四时不正之气”,都对人的健康非常不利。五味也是如此,不能有季节的错乱。好在天地有好生之德,每个季节自然生长出来的东西就是最适合这个季节吃的,尤其是蔬菜类。所以,人们只要顺应自然,天地该季节生长出了什么蔬菜就吃什么蔬菜,就可以了。否则,吃了反季节蔬菜,则摄入了四时不正之味,这也是会使人生病的。

据此,我们可以举一反三地说,不在这个时令的东西,比如,反季节蔬菜,是不能吃的。有人要问了,孔子那年头就有反季节蔬菜么?当然没有。但《论语》的张力正在这里,它似乎预见到了两千多年后,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们要吃这些寡淡无味的大棚蔬菜和添加剂催出来的速成肉类。

城中虽知寒暑,但我们对季节更替、物候更新的微妙感觉已经失去了。很多人已经五谷不分,现在能知道什么季节产什么蔬菜的人,恐怕不多了,我们将一年中的时令蔬菜可以历数一下:

冬天的时令蔬菜很少,北方只有大白菜和各种萝卜,南方则多了菠菜、小油菜和蒜苗和豌豆苗。

到了春天,萝卜、白菜还能吃一段时间,小油菜、白菜和大蒜开始开花,菜台、蒜台成了初春的最佳时令菜蔬。春意渐深,春韭长势飞快,能一直吃到秋天。到了暮春季节,莴苣、黄瓜就出来了,能一直吃到夏天。

夏天,是蔬菜的黄金季节,初夏,鲜嫩的蚕豆、豌豆的确是美味,但吃不了多久,时间不长就会变老。辣椒、茄子、葫芦、丝瓜、四季豆、扁豆、鲜黄豆、西红柿等等,都是时令蔬菜,而且都能一直吃到秋天。土豆初夏收获,乃储存,只要没有发芽,一年四季都可以吃;黄花菜也是夏天收获,蒸熟晒干后,全年可吃。被晒干以供全年食用的还有辣椒、茄子以及各种豆类,黄瓜、豆角、辣椒等,还可以腌成咸菜,以便储存。

秋天,各种豆角更多了,南瓜、冬瓜也开始收获。大白菜和萝卜开始下种了,发芽不久的白菜苗、萝卜苗也别有一番风味。

不同的季节,大自然会给人类不同的菜品,这才是最适合老百姓的四季饮食食谱。

割不正,不食。

这一条比较蹊跷。为什么肉割得不正就不吃了呢?

古人吃肉,先割后切。割是割成一大块一大块,煮熟了,再由吃肉的人自己用刀切是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就像现在吃西餐似的。按礼法,割肉也必须割得合乎法度,如果割得不合乎法度,就是割不正。一块肉,连割都没有割正,怎么能保证其卫生及烹饪水平呢?这叫“见微知著”,从这个小小的细节我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

当然,孔子可能没有考虑这些。他只是按照礼法,割得不正就不吃,以逸待劳。

我们知道,肉是有纹理的,拿一块腊肉干来,我能把它撕成一条一条的,有人甚至这样把肉撕成一条一条地吃。但对于厨师来说,切肉很有讲究。木头同样有纹理,有句话说“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照着纹理劈柴自然轻松。切肉也是这样,你要照着纹理去切,也会省力一些,但是“切肉若照纹,累死吃肉人”,吃肉的嚼着这块肉,口感就不好,甚至吃到嘴里还是一条条,一缕缕的。所以,切肉得跟肉的纹理保持一个合适的角度,这样既能把纹理切断,又能使肉有一定的嚼头。切不同的肉,刀口和纹理角度不一样。如果没有把握好这个角度,也可以说是“割不正”啦。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古人重视祭祀。按照古礼,祭祀用的牛羊等牺牲品,都是祭祀当天清晨宰杀的,祭祀完了,大家就把这些牺牲品分掉,叫做“祭肉”。祭肉分到家后,一般当天就得吃掉,这就叫“不宿肉”,不把肉留着过一宿。这也是为了保持肉的新鲜,因为那年头也没有冰箱。有时候,天子或诸侯祭祀,要持续两三天,第一天祭完了,第二天、第三天仍然要祭,等完全祭完了,再把祭品分掉,这时候,孔子就要看这些肉从宰杀到吃的时间有没有超过三天,如果超过三天,那说明已经变质,纵然是天子或上司所赐予的,他也不会吃了。

不得其酱,不食。

酱,是佐餐用的。按照礼法,那年头肉类需要蘸酱同吃,不同的肉类需要蘸不同的酱。这既是为了让肉变得有味道,又是为了让肉吃下去后易于消化。如果没有与肉匹配的酱,孔子也不会吃。

至于为什么呢?我也不知道,可能孔子当时也不知道,他只是按照当时的“礼”,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有人也许要问了,这个“礼”,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孔子要对它如此信受奉行?它究竟有什么用呢?

问“礼”有什么用,算是问对了!中国人从来不做没用的事,礼有大用。

相传武王伐纣,统一天下后,周公制礼作乐,用来教化天下,这就是“周礼”。礼的范围,既包括长幼尊卑各种人之间的礼节,又包括各种正式场合的礼仪,婚丧嫁娶等场合的礼节仪式,还有人们日常生活中饮食起居的礼节。由孔子的这些饮食礼节中我们可以看出,周礼是非常完善周密的,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个角落,甚至你吃什么肉用什么酱之类的小事,其中都有规定。

这么多规定,不会把人束缚起来么?不会!它是根据自然法则制定出来的一套人们的行为规范。做什么事都要讲究一个最佳的方式,周礼就是最佳方式,它把这个最佳的方式给你了,你只要照着这个做就行了,不要动脑筋,自然对。

就像孔子的饮食,他可不懂得这些道理,也没工夫去探究怎么做、怎么吃才有利于健康,怎么才能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他不会这么没出息。他只用按周礼中的规定去做,自然合乎养生之道。这叫利用古人现成的智慧,以逸待劳地获得健康。所以,孔子一生都在实践周礼,推广周礼,在实践中,他越来越觉得这个东西好,所以乐此不疲。这个就叫有德,什么叫有德啊,因为你觉得这个东西好,你就按照这个东西去做,你就有所收获,就是有所得,得同德同音,在意义上也是有相似之处的,你千万不要以为一个人有道德就会失去很多东西,这是不会的,你越有道德就会越有收获,道德是让你得到。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吃肉虽然多,但不能比主食还多。如果吃肉比主食还多,那就是要伤人的。《内经》明言正常人的饮食结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谷就是麦、黍、稷、麻、菽(shu平声,豆类),五果为李、杏、枣、桃、栗,五畜为牛、犬、羊、猪、鸡,五菜是韭、薤、葵、葱、藿。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人吃的这些东西中,有的我们今天已经不吃了,比如,薤,是一种野蒜,现在南方田野里还有很多,但是已经没人吃了,只有其根部可以入药,叫薤白,至今仍在使用;还有葵、藿等菜,今人也不吃(我们吃的很多东西是从外引进的,又可见中国之包容);黍,是一种小米,今人也吃得很少了。但是,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仍然是把谷物作为主食,把果品、肉类、蔬菜作为辅助和补充。在大道上是不变的。

在中医看来,脾胃是人体的生化之源,它运化饮食,产生“水谷之精微”,上传到其他脏腑,继而滋养全身。中医之所以把滋养人体的物质叫做水谷之精微,是因为这种物质主要就是由水和谷物化生而成的,所以,它不叫“果菜之精微”,也不叫“水肉之精微”。

如果吃肉类吃得比谷物还多,那么,脾胃中的水谷之精微必然生化得不够多,肉类壅塞在胃里,难得消化,于是应了那句俗话:“鱼生火,肉生痰。”久而久之,顽固的食积就在肠胃中产生了,对人体将遗害无穷。

孔子的年代,大量吃肉的机会不多,只有在豪门的宴席上或者是节日里、各种礼仪完毕后才有机会吃这么多肉。即使是如此,孔子还是非常注意,绝不过量。而我今天呢?吃肉的机会比过去多了,有人甚至没有哪一天不吃肉,在美味佳肴面前大快朵颐之后,主食一般就不吃了。还有的小孩,光吃肉,不吃饭,大人怎么说也不听。无疑,这对健康都是不利的。

当然,如果是偶尔一次吃多了肉,可以用大山楂丸来补救,如果长期吃多了,形成了食积,还有保和丸可以力挽狂澜。可上医不治已病而治未病,病后服药,就像亡羊补牢,虽然为时未晚,但已经丢失的羊是再也找不回来了,还不如未雨绸缪,让疾病根本没有萌芽的机会。《论语》的这一句“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就是治未病的良药。

惟酒无量,不及乱。

我都知道山东人会喝酒。其实可能自古如此,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也是挺能喝酒的。说饮酒“无量”,就是没有定数。《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整理的,他的弟子并不知道孔子的酒量到底有多大,可能孔子在他们面前从来没有喝醉过。

对于喜欢酒的人来说,喝酒无疑于一件乐事。酒桌上的学问很大。

我有位朋友,平时倒是中规中矩,但一旦喝完酒,就会骂人,往往横眉立目,什么话难听说什么话。有时候他骂的人就在酒桌上,他也照骂不误。

有一次,我在私下里劝他不要这样。他说:“我喝多了,心里糊涂,没法控制。”

我脸一沉,说:“别狡辩了。酒醉心明,谁不知道?喝醉了酒后,人的心仍然是清醒的,只是胆子大了一些而已。大家表面上不会怪你,是因为没人愿意跟一个醉汉过不去;至于实际上别人怪不怪你,或者对你产生什么看法,这就难说了,毕竟人心是很复杂的东西。你如果真的控制不了,你可以少喝酒啊。”

他心有所悟。从此,我还真没见他喝醉过。

孔子历来主张,喜怒哀乐要发而中节。哪怕再高兴的事情,得意不能忘形;再愤怒的事情,也要合理地表达出来,不要过激。如果非要通过酒后的冲动来表达某种平时不敢表达的情绪,那么,这就叫“及乱”了。孔子是不会如此的。这是从为人处世的角度看。

从健康的角度看,《灵枢经·论勇篇》说:“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剽悍,其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肝浮胆横,当是之时,固比于勇士,气衰则悔。与勇士同类,不知避之,名曰酒悖也。”

酒,喝到胃里就会胃胀,所以很多人喝了酒以后就不吃饭了。这是不好的,酒后最好吃一点主食,压一压酒气。而且,在吃过饭以后就不要喝酒了,再喝酒,酒在主食上面,没有东西压它,就会往上冲。在有的地方,只要吃了饭就不能喝酒,甚至成了喝酒的一种礼仪。这种礼仪,仍尤其医学依据。

酒入肝,需要靠肝来疏泄。酒本湿热之品,恰好肝最怕的是湿热,所以,每一次喝酒对于肝来说,就是一次考验。一般来说,肝的疏泄能力强的人酒量大,反之则酒量小。

忘了我在哪曾经听说过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叫做:“一个人不喝酒,两个人不打牌,三个人不谈恋爱。”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谈恋爱当然不合适,其中一个人必然要充当“灯泡”;两个人打牌,一是场面撑不起来,二是互相能猜到对方手里的牌,所以没有意思。这两条都好理解。至于“一个人不喝酒”,那是因为一个人喝酒,往往会是喝闷酒,饮酒浇愁。从医学的角度讲,饮酒浇愁是极不明智的一种做法,其对肝的危害太大了。人的情绪是影响五脏六腑和气血的。人在忧愁苦闷的时候,肝气必然郁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郁闷”。郁是肝郁,闷是气闷,肝气郁结就会导致气闷。这时候,一杯酒下肚,酒的辛香之气能在这一瞬间让郁结的肝气有所疏散,但紧接着,酒的湿热就来了,湿热困住肝,增加了肝的负担,肝气于是更加郁结,这时候,人会本能地继续喝酒,继续在酒精的刺激下寻求那一瞬间的快意,忍受更大的煎熬。这就叫“饮酒浇愁愁更愁”啊!即使不喝闷酒,一个人喝酒,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也不够痛快。

酒逢知己饮,最佳的喝酒状态,仍是二三良朋,高高兴兴,对酒畅谈。人心舒畅的时候,肝的疏泄能力加快,说话本身也能把酒气往外透散,使其不在体内为患。所以人们常说:“对酒当歌”。

沽酒市脯不食。

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为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不能保证其质量和卫生。

但其又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本来,市场上的酒和肉干是可以吃的,这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些做酒和做肉干的人能把这些东西做好,保证质量,保证卫生。在当时,这些都是有明文规定的,就好像现在的质量标准,这也属于“礼”的范围。但是,到了孔子的年代,已经礼崩乐坏了,没人遵循这些质量标准,小商小贩们一心一意为了赚钱,哪管商品的质量?所以,孔子索性不从市面上卖酒和肉干了。

这既是注意自己的健康和卫生,又是以实际行动向礼崩乐坏挑战,向那些不注意修养,不顾社会公德的人挑战。

鉴古观今,我们现在市场上的食品质量又如何呢?国家固然有卫生评定标准,有卫生监督部门,但这些部门不可能每天监视着他们干活啊,所以,市场上食品不合卫生标准的事件,也屡被曝光。这样的事情在孔子的年代就有了,真是古今一理。相信孔子如果生活在现代,也不会轻易下馆子,不会轻易在路边小摊上买东西吃的。

那怎么办呢?还是需要人人注重修身,只有人的修养提高的,做出来的食品才有卫生可言。

不撤姜食,不多食。

饭后,其他的剩饭剩菜都撤下去了,唯独姜不撤下去,留着过一会还得吃一点。

这就像我们饭后要喝一点茶,或抽一支烟,或者有人饭后要嚼一点口香糖。这样做都是有依据的:

茶能升清降浊,帮助消化,所以,饭后喝点茶,全身都会很舒服。但茶性偏寒,脾胃寒的人往往不适应。

香烟辛温芳香的气味还是能温中醒脾的,醒脾就能帮助运化,所以那些老烟枪都深有体会地说:“饭后一支烟,胜似活神仙。”但抽烟的危害多,尤其不利于肺,而且烟是热性的,对于肺胃有热的人,危害尤其大。

至于吃口香糖,一方面是为了让口香糖把牙缝间的残渣污垢粘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用口香糖的芳香来健脾,同时掩盖嘴里的异味。但有时候,人嘴里的异味并不能掩盖。

孔子饭后会吃一点姜,姜是辛温之品,能温胃、降逆。所以饭后要吃一点姜,以调和脾胃,帮助消化,同时也能使口气清新。一举多得,相当于我们喝茶、抽烟、吃口香糖的效果的总和,而且没有它们的弊端,更加健康。

但孔子饭后吃姜,也不会吃得很多,只吃一点点而已。

这一点我们至今仍可以借鉴。

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这里讲的是孔子在吃饭和睡觉的时候的样子,也是合乎礼法的。

古人吃饭的时候,要先祭奠一下,或者是祭奠过去最初发明饮食的人,或者是祭奠先祖。这是一个简单的仪式,一般就是把食物摆好,恭敬地静默一会儿就可以了。这个礼仪现在在有的地方过年的时候还有,再就是佛家用餐前也有一个“供养”的仪式,与此很相似。

孔子吃饭前,哪怕这顿只有一些简单的瓜菜羹,也要祭奠一下,跟斋戒的时候一样,严肃认真。这样做有很多好处,首先是让人在饭前收敛心思,吃饭的时候,心就回到吃饭上,“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一瓜一菜,恒念稼穑为艰。”无论如何,我还是有饭吃的,这就要感谢上天,感谢命运,感谢先祖,感谢为我提供这些饭食的人。心中只要升起这个念头,就会从日常忙碌的其他事务中摆脱出来,进入吃饭状态,不再漫无目的地到处想。心神收摄下来以后,就要保持安静,不要说话了,因为说话不但要耗费神气,还会使人心不得收摄。这就是“食不语”。关于“食不语”,以前有人解释说,因为吃饭的时候如果说话,会呛着,或把饮食喷出来,不雅,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更倾向于认为“食不语”是为了收摄心神。

我们现在很多人,饭前从不让心安静一点,来了就吃,边吃边聊,海阔天空。其实,这时候,胃在吃饭,心却不在吃饭,仍在各种各样的事理和思虑上驰骋,不得停息,这是对脾胃极为不利的。在中医五行理论看来,火能生土,心属火,脾胃属土,必须心神安宁,脾胃才能很好地健运,否则,心神飞越,脾胃负重,母子不和,久而久之,必生脾胃病。

很多人都知道,吃饭的时候看书、看报纸,影响消化。其实,看电视有何尝不是如此?都是心神没有收摄。

可能在当时,吃饭之前祭奠一下,是很多人都有的一个习惯,但有的人只有当有点好饭菜的时候才祭奠,如果饭菜一般,就不祭奠了。孔子则不然,无论吃什么,都得祭奠一下。这不是为祭奠而祭奠,而是为了收摄心神,让自己安下心来,舒舒服服、平平静静地用饭。

当然,做到“食不语”,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比较难,尤其是一些应酬场合,或是与好友把酒言欢,哪能不说话呢?我们只能在有条件的时候尽量做到这一点吧。人生天地之间,哪能时时处处合乎养生原则?外界提供给我们的条件总是有限的。我们能有多少条件就用多少条件,能做到多少是多少,就可以了。

为了收敛心神,孔子还有一条,就是“寝不言”。睡觉的时候不说话。

我们的心神,难免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事务、各种烦恼,古人今人皆是如此。现在很多人上个班,处理了一点生意上的事情,回到家就嚷嚷有多累,压力有多大,羡慕古人如何如何。其实,古今一理,孔子当年每天的事务,不见得比你少;春秋时期的士人,既要苟全性命于乱世,又想闻达于诸侯,其心理压力和生存压力,必然比我们还大!只不过,他们懂得如何调整,而我们不懂得如何调整而已。

怎么调整呢?利用吃饭和睡觉的时候调整。不管外面有多少事情、多少麻烦,一旦到了吃饭和睡觉的时候,马上不去想,把心思收回来,集中到吃饭和睡觉上。尤其是在睡觉的时候,阳入于阴,这时候既是在养阳,又是在养阴。心神属阳,睡觉的时候必须让它安静下来。心神安静下来了,不再往外飞越了,人也更加容易睡着。

相传宋朝道家的陈抟,是最善于睡觉的人,号称“睡仙”。他的睡功很有名,睡功,其实很简单,就是在睡前先把心安静下来,万念俱寂,自然进入梦乡,否则,睡前如果有所思虑,那么,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睡梦中也不会安宁,就谈不上什么高质量的睡眠了。所以,陈抟经常说,别人睡觉都是假睡,他睡觉却是真睡。其《蜇龙法》云:“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曰蛰龙,我却蛰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云高卧,世无知音。”

只要在吃饭睡觉的时候能收摄内心,那么,就能吃得也香,睡得也香。吃好了睡好了,再去应对那些复杂的工作,理会那些麻烦的事情。心态有收有放,生活一张一弛,在这种节奏中,你的身心必然舒畅。

否则的话,工作的时候、处理事情的时候,你感觉累,想睡觉;感觉饿,想吃饭。到了睡觉和吃饭的时候,你又惦记着工作,吃不香,睡不好。懈怠和压力两座大山始终压着你,哪能好受?哪有什么健康可言?

关于“寝不言”。有一个很比喻:肺如一口钟,只有挂着的时候才能敲。倒着敲,容易敲坏。

===特别提示===

?每天获取精彩内容,健康问题咨询,请点右上角按钮:查看官方帐号,







































中国白癜风专家
北京中科医院十一年致力公益事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tf.net/dzys/160120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