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下午,在市侨联的牵线下,医院,香港保健协会《保健》杂志主编冯广泉专访了扬州名中医、“谦”字门传人李耀谦。李耀谦表示,中医儿科前途无量,大有作为。
慕名前来专访扬州名中医
李耀谦今年75岁,早年随江苏省名中医吴克谦学医,毕业后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至今。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擅长治疗疑难杂症,对内科、儿科、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有较深入的研究。曾参加《现代内科学》编写,发表论文50余篇。荣获“市名中医”及“中国传统医学专家”称号,其事迹载入“中国当代医学名人”及“中国传统医学专家”专辑。
“李教授是‘谦’字门的传承人,久仰大名。”提起这次扬州之行,79岁的冯广泉说,“我们之前已通过信件采访,我提了一些问题,如中医儿科有哪些特点?与西医儿科有哪些差别?与西医比较有哪些优点?李教授作了全面回答。这一次来扬州进行补充采访,并补一些照片。”
“我们年纪相仿,相见于扬州,真是一种缘分。”冯广泉说,他毕业浙江医科大学,从医11年,年到香港,如今《保健》杂志已出版了期。他说,李教授为发扬光大中医作出自己的贡献,确实不容易。
中医儿科大有作为
“中西医各有优点,比如小儿腹泻脱水,西药补水比中医快,水一挂上去,脱水症状就会改善,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需要中医调理……”李老从病例讲出中西各自的优势。
他说,中医儿科是医者对患儿表现出来的症象观察(望诊)加上问诊、闻诊、切诊(切脉和腹胸部触摸)等一系列传统的诊断方法,宏观的观察、分析、探求从而测知患儿疾病属性(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脏腑气血的盛衰;其病位在卫、气、营血、上焦、中焦、下焦,在何脏、在何腑。汇集所有病患儿的相关资料、综合分析其病因病理(即审证求因、论治),而后确定治疗原则。
“时不时有中医消亡论出现,您认为中医儿科发展前途如何?”面对这个问题,李耀谦信心满满,“前途无量,大有作为!”
他表示,现在疾病谱不停地改变,过去传染病多,如百日咳等,现在经过预防,这些基本没有了。但是儿科病的新问题多了,如小儿多动症、小儿厌食症,给儿科带来了新的科题。“它有理念、实践、众多的病人,不会被消灭掉的。老的传染病还可能死灰复燃。如今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小朋友越来越多,治疗任务更繁重,我们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中医儿科。而现在年轻医生愿意跟在我们后面学习,我们也不遗余力地传授,中医儿科发展得将会越来越好。”
搭建香港扬州名中医交流平台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中医古方还会有生命力吗?”李耀谦说,“古方不会失传,更能经得住考验。”
李耀谦分析,对于病人来说,重在疗效,这个处方治疗效果好,病人就认可,就会过来用这个药。传统的处方、有效的处方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处方,不会不起作用。师祖、老师用过后再传给我们,我们再经过锤炼,根据病人病情的变化,进行“加减”,加什么、减什么,根据当前疾病的需要而变化。
据悉,此次专访内容将于9月份该杂志期出版。
市侨联主席杨为民介绍说,我们为香港与扬州中医界搭建了交流的平台,便于将来香港、扬州名医在医学、医药等方面进行交流,让扬州名中医走向港澳,甚至走向世界。
云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