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们要说的话很难听,很刺耳,但真的是我们的心里话。“忠言逆耳,良药苦口。”相信贵单位肯定有听实话的肚量,更有直面问题的勇气。这句话就是:
贵单位的中英文名称自相矛盾,存在自我打脸的情况!
根据龙心理团队的研究:心、理、心理,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文化概念。其中,“心”除了指心脏这一身体器官之外,还指包括感觉、知觉、思、情、意、志、识、魂、魄、精、气、神等在内的所有生命现象的本体,有时也用来指其中的某一部分;理,是“剖玉也”之象形,意指顺着事物自身原本存在的纹路透过表面现象抓本质,跟“道理”、“天理”、“伦理”、“物理”中的“理”是一个意思;心理,指的是人心活动的本质,即原理、机制机理。因此,中国人所说的“心理学”,是指透过表面现象抓本质所得出来的、人人自有的、关于人心活动的原理和机制机理的学问。
由此可知,中国文化中的“心”,包含了西方文化中灵魂的几乎所有内容,更有西方文化中所没有的内涵,如魄、气、身心合一、天人合一等,而且,中国文化里的“神”与西方文化里的神也完全不同:中国文化中的“神”,就是指心,它是心的产物,心是神的主宰和出处;而西方文化里的“神”,却是人乃至所有人世间万物灵魂的创造者和主宰者。因此,中国文化中的“心”,在内涵上与西方文化中的“灵魂”有着本质的不同,范围更是宽广得多——更不必说诸如“精神”这类“灵魂”现象之一隅了,两者根本就不在同一个层次上。
因此,在西方文化中,根本就没有一个可以与汉语里的“心”完全对应的词。
换句话说,在西方文化中,根本就找不到可以与中国文化中的“心”对应的词汇。因此,中国文化中“心”的英文译名只能由中国人自己来创造和规定!
美国当代著名的灵魂学史学家托马斯·哈代·黎黑(ThomasHardyLeahey)的研究也支持我们的观点。他在AHISTORYOFPSYCHOLOGYFROMANTIQUITYTOMODERITY一书中写道:
psychology,由psyche(灵魂)和logy(逻辑或理性……)两部分构成、其字面意思就是“对灵魂的理性研究”,尽管这个专用名词起源于17世纪,但直到19世纪才被广泛使用。全世界的哲学家和宗教人士都在苦苦追寻于灵魂的问题:灵魂真的存在吗?它的本质是什么?它的功能是什么?它与身体之间有什么关系?哲学家通常拒绝使用“灵魂”一词,转而使用宗教意味较少的“心灵”,但他们面临的问题换汤不换药;就算是声称自己的研究对象是行为而非意识的行为主义学家,也只是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解答同样的问题。
这也就是说,就连西方的专业研究者自己都承认,Psychology学科实际上是“对灵魂的理性研究”,也就是灵魂学,并不是心理学!中国人为什么非要把人家的“灵魂学”篡改为“心理学”呢?更何况,它原本就不符合中国文化中“心理”学的内涵!
事实上,西方Psychology学科实际上是灵魂现象学,研究的是灵魂现象及其规律,包括精神、意识、感知觉、情绪情感等,都属于西方文化中的灵魂现象。它的内容除了个别流派或分支之外,绝大多数并不符合中国文化中“心理”的内涵,更不是讲心理健康的,因此,它根本就不是中国文化中所说的“心理”学。
这也就是说,西方Psychology学科,是假冒的心理学,虽然被中国人当作心理学,但它实际上是西方人的灵魂学,或者是灵魂逻辑学,或者是灵魂病学!
一百多年前,中国人借用日本人翻译的“心理学”这个名称作为西方Psychology学科的中文译名。从中国文化视角来看,其实是一个严重的学术错误。
当然,我们应该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这一学术错误,它源于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下的中国人的特殊心态,加之当时掌握学术话语权的人对于西方Psychology学科认识和理解上的不足与错误。因此,一百多年前的这一错误情有可原,可以理解。
但是今天,我们对这种“换汤不换药”偷梁换柱、偷换概念,在客观上完全抹杀了中西文化差异的中文翻译,应该也必须要保持一份清醒,要有深刻和准确的认识,必须要坚决纠正这一学术错误!
中国心理学会原副理事长、会士、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上海市心理学会名誉理事长、著名心理学家李其维先生说:
当下,我们需要一场为心理学清理门户廓清战场的“正名”之举!
我们对此深以为然。
美国心理学家皮特森(Pederson,P.)指出:“文化是心理学理论中最重要的,也是误解最深的概念。如果不考虑文化背景,任何精确的评价、有意义的理解和适当地改变行为的尝试都是误导的、天真的和危险的。”
我们通过四代人的研究,也发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中国人与西方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都存在显著不同。因此,中国人需要特别注意:在西方文化中,所有以Psych为前缀的单词,都与“灵魂”有扯不清的关系,它与中国文化中的“心”完全不同!因此,在翻译这类词时不可不谨慎。然而,不但西方的“哲学家通常拒绝使用‘灵魂’一词”,中国的心理学者似乎更不愿意使用“灵魂”一词照实翻译,他们似乎完全忽视了中西方文化差异这一事实,不知是真的不知道,还是明知故犯,不约而同地全部避而不谈Psychology学科实际上是灵魂学这一事实,对Psychology学科是“对灵魂的理性研究”这一本质更是只字不提,所有的灵魂学中文版译著里都清一色地使用“心理”一词代替了原著中的“灵魂”、“心灵”、“精神”等概念。
这是对西方Psychology学科是灵魂学这一基本事实客观上的掩盖或篡改,严重误导了中国人,更是对中国文化原有概念的严重篡改,其严重后果就是,致使中国人误以为全世界都和中国人一样地讲“心”、“心理”、“心理学”,误以为西方人所说的“灵魂”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心”、“心理”,误以为西方人说的基于大脑的“精神”等就是中国人所说基于“心”的“心理”或者是“精神”,误以为西方西方Psychology学科真的是心理学,误以为西方人真的在一百多前就已经研究出了科学的心理学,误以为中国真的没有自己的心理学,误以为中国的心理学研究真的非常落后,从而在学术层面上对汉语“心理”一词的理解完全西方化了,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严重篡改!
在过去,我们对这一点的认识和重视非常不够,有些人更是利用中国人对“心理”的特殊认同感,故意把一些与汉语里的“心理”意思相差甚远的英文单词或词组翻译为“心理”,来博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