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饮食习惯与身体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0至7岁正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如果对他们进行科学的饮食教育干预,很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的饮食行为。幼儿教育属于启蒙教育时期,食育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教育内容。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为幼儿传递正确的饮食观念,为他们介绍饮食文化和基础的营养知识。并且,为了切实有效地达成食育的良好效果,幼儿园还应该注重开发园本食育课程,开展更为科学系统的食育活动,引导幼儿亲身体验从播种、生长到成熟,再到被制作成为食物的整个过程,渗透健康饮食行为。
1整合丰富教育资源,打造食育实践基地
与幼儿园其他一般的活动相比,食育具有一些特殊性,在开发园本食育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幼儿园中所有成员的积极参与,园长、教师和幼儿都要通力协作配合,整合丰富教育资源,确保课程设计的科学性、适用性,真正能够促使幼儿良好饮食行为习惯的养成。具体来说,幼儿园可以组建成立多个园本食育课程研发小组,比如有膳食组、运动组、综合协调组,园内的教育人员、保育人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和食堂人员等不同层面的人员都要全面参与,才能为课程的开发设计提供良好的保障。为了确保食育课程开展所需的必要条件,还要从幼儿园实际情况出发,打造食育实践基地,科学制定实践活动方案,将食育充分融入到幼儿一日活动中,致力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这“五大领域”的全面实现。
2课程内容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