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震惊全国的“纱布门”期间,山东台和齐鲁频道曾经因为大量插播各种低俗的医药广告而受全国网友“穷追猛打”。
无独有偶,被低俗、虚假广告攻陷的不仅仅是一两家电视台,其中一名职业化的虚假医药“代言人”身兼数职、频频亮相于各大卫视,被誉为“中国最忙碌的虚假广告表演艺术家”。
既然是艺术家,那么出场必然要选择高级别的媒体,不仅产量高,而且平台广!
她曾代言的广告和露脸的电视台有哪些?
首先亮相的是:
西藏卫视
▼
她的身份是
苗医鲜药穴位吃药拔痰定喘绝技传承人
请注意,身为苗医传承人的她此时叫
刘洪滨
在这一期栏目里
她有专治咳喘的绝技
主推“苗仙咳喘方”
这些药
电视上可以买,网站上可以买,电话也可以买!
接着,她摇身一变来到了:
河南有线电视频道
▼
在《唐通5.0》里
她是北大专家
专治糖尿病
她告诫糖尿病人可以“放心吃喝”
此时,她的身份是“北大专家”
刘洪滨摇身一变成为刘洪斌
她的意见是用了她推荐的药
糖尿病人就可以放开吃喝
她鼓吹的药
神奇之处在于同时治疗6种疾病
下一站,她又从中原来到了:
甘肃卫视
▼
在《名医养生堂》里
摇身一变成为著名中医养生保健专家
同时也是高级营养师
她认为天山雪莲包治百病
甘肃卫视不错,她留下来又做了一期栏目:
甘肃卫视
▼
本期栏目和西藏卫视卖的药一样
在《苗医健康汇》里
身份多了一个中华中医医学会镇咳副会长
兼任
东方咳嗽研究院副院长
推销“苗祖定喘方”
主持人介绍的身份之一“东方咳喘研究院”
依然是苗医传承人
这张图片似乎是PS的结果
身份多了一个中华中医医学会镇咳副会长
兼任东方咳嗽研究院副院长
从甘肃卫视,转战邻省青海:
青海卫视
▼
在《药王宝典》里
她衣服都没换
摇身一变再次成为老苗医传人
主推“苗家活骨方”
从青海出来,她来到了沿海:
东南卫视
▼
来到沿海城市
她摇身一变成了——老院长
换上“清纯”的服装
卖自己研发的“老院长祛斑方”
告别东南沿海,她开始闯关东:
都市频道
▼
在东北
她换上蒙古装
卖“蒙药心脑方”时
她是八十高龄的蒙医后人
这个服装一穿
是不是立刻成为朴素的蒙古族了?
没出广电大厦,她换上服装摇身一变:
吉林卫视
▼
推销“祝眠晚餐”时
她又是著名老中医
对中老年失眠问题大讲特讲
失眠成了她的专业
在东北,顺道拿下黑龙江:
黑龙江电视台
▼
在黑龙江电视台
直接打出大标语
“全国十大卫视火爆大联播”
可见宣传阵势之大
就是这么一个神通广大的人物,转遍了大半个中国,一会儿是苗医的传承人,一会儿又是蒙医的传人。
然而,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那些名目繁多的虚假医药广告的形式其实并没有太多创新,主要有以下11种特征。这些常见的骗人招数,能帮我们辨别广告的真伪,一眼就能识破它们忽悠老百姓的伎俩。
1,宣传效率、治愈率和治疗效果。如“根治糖尿病、高血压”或保证“一个疗程无效,一律免费治疗”等,都是违法医疗广告。特别是中间出现“首个”、“最”等字眼的一定要小心。
2,发布国家暂不准发布的疾病。按照国家规定,性病、牛皮癣、艾滋病、癌症、癫痫、乙肝、白癜风、红斑狼疮均不得发布医疗广告。但现在,很多治疗性病的广告会以泌尿感染诊治中心、生殖健康专科、妇科特诊替代,致使不少人上当受骗。
3,广告中只有内容,没有批准文号或文号已过期。任何医疗广告的发布,都有对应的批准文号,其标准格式为:×药广审(视/声/文)第号。“×药”代表广告审查机关,如“沪药”等;数字部分为10位,前6位代表审查批准的年份和月份,后4位代表广告序号。
4,以机构、专家、患者现身说法,变相刊登医疗广告。很多产品都以患者亲身经历证明产品的有效性,部分广告中还经常出现解答问题的“权威专家”。但只要一核实就会发现,这些“专家”们,有些是“专职演员”,有些则是完全被蒙在鼓里,毫不知情。
5,出现“祖传秘方”等字眼。这在法律中明令禁止。
6,宣扬所谓的新技术。打着“高科技”、“新疗法”的幌子,用“纳米治疗术”、“基因疗法”等名目繁多的词汇,引诱患者前去就医。
7,利用军队的名义。根据《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凡使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名义的医疗广告,都是违法的。比如广告出现XX部队肝病治疗中心等,医院旗号的空架子,用邮寄药品的方式进行欺诈。
8,号称得过发明专利、各项大奖。在查处的虚假违法广告中,号称得过“国家××专利奖”、“诺贝尔奖医学奖最新成果”,或是XX协会颁发的优质奖的数不胜数,但多数都是子虚乌有。专利必须要标明专利号和种类。
9,保健品宣称能治病,广告内容与报批内容不符。不管是药品、器械,还是保健品、食品,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都有备案。广告内容与报批内容不符的,都不能相信。
10,使用领导人题词或参观照片。有些企业会把领导人参加某次活动的题词用作自己的宣传,更有甚者,假造一些领导人或名人参观企业的照片。只要有领导人或国家机关在职人员出现的广告,肯定都是有问题的。
11,打着赠书旗号卖产品的,需要警惕。有些广告打着赠书的名义,实际是在推销某些保健品。媒体刊登此类赠书广告前,最好先核实一下。
这些代言的产品到底如何?
上网检索,
再到食药监网站核实一下
便知道!
部分广告已经被食药监及工商相关部门通报处罚
如此低劣的医药广告,之所以能够在如此大庭广众之下招摇撞骗,而且还能够登上国内这么多家主流媒体,实在令人感到惊讶。惊讶之余,也得感叹:存在即是合理?!此类媒体为了广告费,已经忘记了节操!在虚假医药广告面前,沦陷的电视台从西部边疆到东部沿海,从南方开放省份到东北三省,无一幸免。没有低俗医药广告的反而成了稀缺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随着国家有关部门打击力度的加强,部分电视台已经删除了相关信息和链接,但是骗子也在升级。
淘宝版出来了……
▼
还是这个面孔!
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还是消协认证的优质网站
如此低俗、虚假的广告能够顺利获批上市
依然在国内主流媒体横行霸道
我竟无力反驳!
最后
预祝:这位“艺术家”早日退休!
常德微生活整理编辑
素材来源于网络
七哥:
传播常德正能量·共享美好微生活
常德味道常德发现招聘求职常德小喇叭
更多精彩内容,戳原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