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
“依葫芦画瓢”养生中医强调治病要“因症而异”,养生要“因人而异”,切忌“依葫芦画瓢”。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养生保健要注意个体差异,讲究辨证论治。年龄、季节、身体状况不同,使用的保健药物亦有所不同。
建议:选择养生方法或保健药物,最好请专业医生先辨明体质。
误区二:
盲目选择“大保健”近年来,按摩、针灸、刮痧、拔罐等中医技法成为很多休闲会所、美容院、洗浴中心、减肥机构推崇的亮点。殊不知,这些场所的工作人员相当大一部分并不懂医理,推拿按摩等技法,很可能只是培训了几天便上阵实操了,怎么可能准确地为病人诊病治病。
建议:不要轻信这些业余机构所下的盲目诊断,更不要花“天价”去体验所谓的治疗保健项目。如身体真有任何不适,医院就诊。
误区三:
不病不养,病了再养生中医自古以来,重在“治未病”,强调无病防病。不少
人自认为身体健康,体检什么病都查不出来,就不需要养生了。其实不然。中医讲究调理,养生重在生活方式。首先,人要恬淡虚无,保持好的心理状态。其次,应起居有时。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已成为时代病,也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及亚健康的成因之一。再者,饮食有节,不暴饮暴食,或胡乱节食,不偏食、营养均衡也是养生的重要一环。最后,是运动有度。中医很早就有运动养生说,但强调“不可使之过极尔”。散步、太极拳、五禽戏等都是较好的运动方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