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自己所学的中诊全还给老师了啊……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诊法、辨证、诊断的综合运用和病案书写。
诊法
含义: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内容
望诊: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局部以及排出物等,以发现异常表现的诊察方法。
闻诊:用听觉及嗅觉诊察病人的异常声音和气味的诊察方法。
问诊:询问病人或陪诊者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疗过程、现在症及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的诊察方法。
切诊:用手指或手掌触摸切按病人的脉搏和肌肤、手足、胸腹、腧穴等部位,测知脉象和体表局部变化的诊察方法。
意义:是分析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原始依据。
辨病
病的含义:在病因作用下,机体正邪交争,阴阳失调所表现出的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病理演变过程,由若干特定症状和各个阶段的相应证候组成。如感冒特定的症状为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等,其各个阶段不同,证候不同,而有风寒束表、风热犯表、暑湿伤表等证。
辨病:即诊病,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综合分析四诊资料,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得出病名诊断的思维过程。病名是各种具体疾病的代名词,是对该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与抽象,如疟疾、痢疾、肺痈等。
意义:有利于从疾病全过程、特征上认识疾病的本质。
辨证
证:中医学特有概念(不同于病、症),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当前)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
证的内容
证名:医生对疾病当前阶段的征象进行辨析,将该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本质概括成一个诊断名词,是对证本质的概括,是证的代名词,如痰热壅肺证,肝郁脾虚证,卫分证等。
证候:每个证所表现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组特定症状及体征(病候群),即证的外候(外在表现),如表证由发热、恶寒、头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等组成。
证型: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
辨证: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意义:从疾病当前的表现中判断病变的位置与性质,抓住当前的主要矛盾。
方法:包括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
病案
含义:即病历,是临床诊疗等情况的书面记录。
意义:是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及司法的重要资料。书写要真实可信。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如果临证多,更要熟读王叔和。提倡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以常衡变是中医的诊断原理,是认识疾病的一种基本方法。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