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创建中医预防保健示范单位,中医体质辨识也是创建项目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医体质辨识主要分布于村卫生室、家庭医生及中老年人体检这三个地方,此次中医体质辨识是针对50周岁的老年人。
各村卫生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
家庭医生处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健康体检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
注意:凡三个地方中只要到任何一个地方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就无需再重复进行。
体质辨识后,医务人员会给您相应体质的宣传资料哦。
什么是体质?所谓体质,是指人的先天禀赋(含遗传)和后天生活相融合而形成的身心整体素质。体现于人的形态、结构、功能、心性、伦理和适应环境(自然和社会)的能力等方面。
什么是中医体质辨识?是中医体检的部分内容。通过中医体检确定的体质类型,中医师可根据各人的体质状况,分别配制方便、有效的中药及制定相应食疗、情志、起居等各方面的指导,逐步调理,达到养生益体的效果。
什么情况下需要医师帮助调理体质?建议即使无任何不适,只要有“未病先防”理念的人,都应定期调理体质;若是发现血压、血糖、血脂升高,或身体出现头晕、乏力、腹胀、腹泻、恶心、肢体麻木、耳鸣、失眠等不适症状的朋友,更应接受中医体质辨识检查,在遵循自身偏颇体质精神、运动、起居、饮食等方面给出的调护建议的同时,于每年春、夏、秋、冬四个气候更迭的重要节气,需前往具有丰富“辨体-辨病-辨证-辨经络”诊疗经验的中医体检中心或治未病科就诊,请医生帮助调理体质,可使偏颇状态恢复得更快。
中医体质辨识的作用?对医生而言,辨清体质能有针对性地作预防性治疗,及时纠正体质偏差,防止疾病发生,中医称为“治未病”。有了体质辨识,就可以给医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医生下药就会准确得多。
对广大民众而言,尽管没有明显不适,做一个体质辨识,预知自己属于哪一类疾病的易感人群,可以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防范。
体质辨识是怎么做的?
分4个步骤:
1、填写《中医体质辨识量表》。
2、由医生进行统计计算,得出测试人各种体质的评分。
3、由医生根据测试人的个人病史、目前的症状体征、包括看舌象,结合各体质的得分,给出体质辨识的结果。
4、一般会依据公认的理论,给出相应的体质特点介绍、发病倾向、调摄法则的书面指导。整个过程大约需要半个小时。
中医体质类型分几类?
分九类,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
平和质
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推荐食疗方:山药扁豆粥—山药30克,白扁豆15克,粳米15克,白糖少许。本粥有补益脾胃的作用。
穴位保健:
气虚质
特征:元气不足,以平素语音低怯,气短懒言,肢体容易疲乏,精神不振,目光少神,头晕,健忘。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推荐食疗方:黄芪童子鸡、本汤具有补气补虚、山药粥、本粥具有补中益气、益肺固精的作用。
穴位保健:
阳虚质
特征:阳气不足,以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易出汗,精神不振。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推荐食疗方:当归生姜羊肉汤温中补血,祛寒止痛的功效,尤其适合冬天服用。
穴位保健:
阴虚质
特征:阴液亏少,以面色潮红、有烘热感,手足心热,目干涩。
发病倾向:易患疲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
推荐食疗方:莲子百合煲瘦肉—莲子(去芯)20克,百合20克,猪瘦肉克,盐适量。清心润肺、益气安神的功效。
穴位保健:
痰湿质
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尤其腹部肥满松软;性格温和,稳重;但也容易情志不畅,抑郁。常自觉胸闷、气短、乏力,食欲不振。
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咳喘等病。
推荐食疗方:山药冬瓜汤—山药50克,冬瓜克。健脾,益气,利湿。
穴位保健:
湿热质
特征:湿热内蕴,以形体偏胖或苍瘦,性格多急躁易怒,口苦口干,身重困倦。
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
推荐食疗方:薏米绿豆粥——薏米克,大米克。每日晚饭时食用。本粥具有清利湿热的作用,特别适宜夏天食用。
穴位保健:
血瘀质
特征:血行不畅,以瘦人居多,口唇暗淡或紫,舌质暗有点、片状瘀斑,舌下静脉曲张。
发病倾向:易患症瘕及痛证、血证。
推荐食疗方:黑豆川芎粥—川芎10克,黑豆25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加适量红糖,分次温服。本粥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功用。
穴位保健:
气郁质
特征:气机郁滞,以形体瘦者居多,平素忧郁面貌,神情多烦闷不乐。胸胁胀满,或走窜疼痛。
发病倾向:易患脏躁、梅核气、百合病及郁证等。
推荐食疗方:菊花玫瑰花茶—杭白菊2朵,玫瑰花4玫,沏茶,可以经常服用。
穴位保健:
特禀质
特征:先天失常,以过敏性疾病者常见哮喘、咽痒、鼻塞、喷嚏,或皮肤常出现风团。
发病倾向: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
推荐食疗方:黄芪山药粥—黄芪10克,山药克,大米克。将黄芪、山药、大米一起入锅加清水适量煮粥,煮熟即成。本粥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
穴位保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