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诊基础附相似脉的鉴别,七绝脉

文章来源:健康_保健养生_健康养生馆   发布时间:2020-11-17 8:43:46   点击数:
  西宁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603799.html

中医典籍大全手机应用:免费下载+免费使用

古代脉法最得人心的当属李时珍先生的濒湖脉学28脉,是我们中医诊断学脉诊讲课的蓝本。

《内经》记载的脉象远比后世复杂得多。典型的脉名就有:

浮、沉、大、小、滑、涩、细、疾、迟、代、钩、盛、躁、喘、数、弦、濡、软、弱、轻、虚、长、实、强、微、衰、急、散、毛、坚、营、石、搏、静、紧、结、动、短、缓、绝、横、瘦、徐、少、平、揣、鼓、革、促、劲、洪、满、疏、格关溢覆等,再加上非典型的、复合的以及一些难以索解的脉名脉形,总数有近百种。

传统28脉

浮脉类:浮洪濡芤革散

沉脉类:沉伏牢弱

迟脉类:迟结涩缓

数脉类:数动疾促

虚脉类:虚细微代短

实脉类:实紧长滑弦

25对脉象要素

脉体要素:左右、内外、曲直、寒热、清浊、浮沉、上下、粗细

脉管壁:厚薄、敛散、刚柔

脉搏波:来去、长短、动静、迟数、怠驶、高深、结代

血流:滑涩、进退、枯荣、强弱、凸凹、稀稠、疾缓

传统脉象中用物理语言描述的有:浮、沉、迟、数、长、短、结、细。

这几种脉象比较容易理解。而难以理解掌握的多采用比拟的手段帮我们学习。其描述有:

“洪”:去衰来盛似波澜。

“濡”:濡形浮细按须轻,水面浮绵力不禁。

“芤”:芤形浮大软如葱,按之旁有中央空。

“革”:革脉形如按鼓皮,芤弦相合脉寒虚。

“散”:散似杨花散漫飞,去来无定至难齐。

“弦”: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紧”:脉来紧张如按绳转索。

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古代从医者,并能将文献流传于世的文人多,文字功夫了得。

一句“散似杨花”把我们引入春天漫天飞舞的似雪非雪、似花非花、轻盈如羽、空灵似梦的浪漫意境中去。

一句“如按琴弦”似乎耳畔传来婉转悠扬、清脆流畅的琴声,让我们脑海中浮现出古代才子佳人,抚按琴边。

然“脉理精微,其理易辨,心中易了,指下难明”。

古人只给了我们形象化的描述,却没有给我们如何掌握这种脉象的方法。

病脉

疾病反映于脉象的变化,就叫病脉。

一般来说,除了正常生理变化范围以及个体生理特异之外的脉象,均属病脉。

在脉学发展过程中,由于医者切脉的体会不同,所以对脉象命名也不一致。

我国最早的脉学专书《脉经》提出二十四种脉象,《景岳全书》提出十大种,《濒湖脉学》提出二七种、李士材的《诊家正眼》又增加疾脉,故近代多从二十八种脉论述。

脉象是通过位、数、形、势等四方面来体察。如浮沉是脉位的不同,迟数是至数的不同,虚实是力量强弱(气势)的不同。有些脉象,又是几个方面相结合的,如洪、细则是形态和气勢的不同。

相似脉的鉴别

二十八种病脉中,有些很相似,容易混消不清,必须加以鉴别。

历代医家对脉象的鉴别有丰富的经验,如王叔和已指出了一些相类脉象,李时珍则编了较详细的脉歌,徐灵胎更具体说明了脉象鉴别的方法,即用近似脉象相比的比类法(还有用相反脉象对比的对举法),这是鉴别相似脉的好方法。

现将一些相似脉鉴别如下:

浮脉与虚、芤、散脉:四者相类似,其脉位均表浅,但不同的是浮脉举之泛泛有余,重按稍减而不空,脉形不大不小,虚脉形大无力,重按空虚;芤脉浮大力无,中间独空,如按葱管;散脉浮散无力,漫无根蒂,稍用力则按不着。

沉脉与伏、牢脉:三者脉位均在深部,轻取均不应,不同的是沉脉重取乃得;伏脉较沉脉部位更深,着于筋骨,故重按亦无,须推筋着骨始得,甚则渐时伏而不见;牢脉沉取实大弦长坚牢不移。

迟脉与缓脉:均以息计,迟脉一息不足四至;缓脉稍快于迟,一息四至,脉来有冲和徐缓之象。

数脉与滑、疾脉:滑脉与数脉有相似之处,滑脉流利,圆滑似数。但滑指形与势。数指至数言,一息五至以上。《濒湖脉学》指出:“莫将滑数为同类、数脉唯看至数间”。数、疾也以息计,疾脉更快于数,一息七、八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次以上。

实脉与洪脉:在脉势上都是充实有力,但洪脉状若波涛汹酒,盛大满指,来盛去衰,浮取明显;而实脉长大坚实,应指有力,举按皆然,来去俱盛,故有“浮沉皆得大而长,应指无虚情愊愊强”之说。

细脉与微、弱、濡脉:四者都是脉形细小且软弱无力。但细脉形小而应指明显;微脉则极细极软,按之欲绝,有时至数不清,起落模糊;弱脉沉细而无力,満脉浮细而无力,即脉位与弱脉相反,轻取可以触知,重按反不明显。

芤脉与革脉:都有中空之象,但芤脉浮大无力中空,如按葱管,显示了脉管柔软;革脉浮大搏指,弦急中空,如按鼓皮,显示了脉管较硬。

弦脉与长、紧脉:弦脉与长脉相似,但长脉超过本部,如循长竿,长而不急;弦脉虽长,但脉气紧张,指下如按琴弦。

《医述》说:“长类于弦而盛于弦,弦脉带急,长脉带缓”。

弦脉有似紧脉,二者脉气均紧张,但弦脉如按在琴弦上,无朝急之势,紧脉如按在拉紧的绳索上,脉势绷急,在脉形上紧脉比弦脉大。

短脉与动脉:二者在脉形上均有短缩之象,但短脉是形状短缩且常兼迟,不满三部;

动脉其形如豆,常兼滑数有力,《医术》说:“短类于动而衰于动,动脉形滑而且数,短脉形湿而必迟”。

结、代、促脉:都属于节律失常而有歇止的脉象,这是三者共同之处。

但结、促脉都是不规则的间歇,歇止时间短;而代脉则是有规则的歇止。

且歇止的时间较长,这是结、促脉与代脉不同之处。

结脉之促脉虽都有不规则的间歇,但结脉是迟而歇止,促脉是数而歇止。

附:对举法

浮脉与沉脉:是脉位浅深相反的二种脉象,浮脉脉位表浅、轻取即得,主表属阳:沉脉脉位深在,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主里属阴。

迟脉与数脉;是脉搏慢快相反的二种脉象,迟脉搏动比正常脉慢,即一息不足四至;数脉搏动则比正常脉快,即一息五至以上,迟主寒而数主热,亦主虚。

虚脉与实脉;是脉的搏动力量强弱(气势)相反的二种脉象,虚脉三部举按均无力;实脉举按均有力,分主虚实。

滑脉与涩脉;是脉的通畅度相反的二种脉象,滑脉往来流利通畅,指下圆滑;涩脉往来艰难滞湿涩,极不流利,前人形容涩脉,如轻刀刮竹。所谓轻刀副竹即脉过指下不平滑之意。

洪脉与细脉;是脉体大小和气势均相反的二种脉象,洪脉脉体大,充实有力,来势盛而去势衰;细脉脉体细小而线状,多软弱无力,但应指明显。

长脉与短脉:是脉气长短相反之二种脉象,长脉超过本部,即指脉气搏动范围超过本部的状态,前人比喻如循长竿;短脉则形状短缩,不及本部,即指脉气搏动范围短小,不及本部的状态。

紧脉与缓脉:是脉的紧张力相反的二种脉象,紧脉紧张有力,如按转绳;缓脉勢缓,一息四至。

怪脉

凡脉无胃神根的,便是怪脉,又称真胜脉,败脉,死脉,绝脉。

多见于疾病的后期,脏腑之气衰竭,胃气败绝的病证。

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列怪脉十种,称为“十怪脉”,后世医家在十怪脉中除去偃刀、转豆、麻促,称为”七绝脉”,这些脉象,临床上可以遇到现将七绝脉的形态及临床意义叙述如下。

①釜沸脉:脉在皮肤,浮数之极,至数不清,如釜中沸水,浮泛无根。为三阳热极,阴液枯竭之候,主脉绝,多是临死前的脉象。

②鱼翔脉:脉在皮肤,头定而尾摇,似有似无,如鱼在水中游动。此为三阴寒极,阳亡于外之候。

③虾游脉:脉在皮肤,如虾游水,时而跃然而去,须奥又来,其急促躁动之象仍如前。为孤阳无依,躁动不安之候,主大肠气绝。

④屋漏脉:脉在筋肉之间,如屋漏残滴,良久一滴,即脉搏极迟慢,起无力。此为胃气营卫将绝之候。

⑤雀啄脉:脉在筋肉间,连连数急,三五不调,止而复作,如雀啄食之状,此为牌无谷气已绝于内。

⑥解索脉:脉在筋肉之间,乍硫年密,如解乱绳状。这是一种时快时慢,散乱无序的脉象。为肾与命门之气皆亡。

⑦弹石脉:脉在筋肉之下,如指弹石,辟辟凑指,毫无柔和软缓之象,此为肾气竭绝之象。

在那个没有现在高科技诊疗手段的时代,传统脉法在一定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医学为中华民族做出的突出贡献是无法泯灭的。

其夺目耀眼之光在历史的长河中依旧熠熠生辉。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许多古代的疑难怪病或者从未有过的疾病都成了现在的常见病,生活压力增加,人的心理状态也在发生变化,情志致病愈发多见。所以,在传承古代脉法的基础上要求我们创新发展以适应当代疾病流行性的变化。建立脉诊的规范操作、技术的评定日益重要。

六脉

心脉、肝脉、肾脉、肺脉、脾脉、命门脉、而每种脉又可分为四种脉象,每一种脉象特点都对应一种主病,以及施治的方药。浮脉歌诀听我把浮脉学,轻轻的就摸着;浮字之中分迟数,浮迟表寒何用讲,浮数往往假热多,浮而无力大虚火,浮而有力寒风搏,把浮字牢牢记着。沉脉歌诀将沉字说与你,重重的按至底;沉中亦寓迟数理,沉迟里边寒如冰,沉数内热不需提,沉而无力知是气,沉而有力定是积,把沉字切切记之心经浮脉歌诀左寸浮心火虚,不能生土。土困兮金必败,咳嗽痰吐。怔忡悸盗自汗,归脾为主。去木香易白芍,五味敛补。养心汤,补心丹,二方酌处。脉诊是“上工”的起步,无论健康人还是患者,其脉象总是相当准确地反映人体内外、脏腑、经络的实际状况的,因此,中医脉学和脉诊的理论和实践,是万万不能弃置不学、不理、不用的。

中医典籍大全手机应用:免费下载+免费使用

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让更多人看到!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医院就医★

藿香正气水涂在脚上太厉害了,活了30年才知道!

人体的衰老死亡,就是经络不断堵塞的过程,看完吓一跳!附:经络疏通法

不花钱,教你向老天要阳气,把“阳气”养回来!

刘力红:人之所以有病,起源来自于这五点(深度好文)

欲不可早,不可放纵!中医说出了真相,可惜悔之晚矣!

所谓的失眠,就是阳不入阴

耗尽女人阳气、让女性成为冷女人的正是这些日常行为!

最简单的揉腹方法,几乎可以治疗一切慢性病!(附:九转揉腹法详细步骤)

黑芝麻最大的功效不是乌发,而是?每天一把效果显著

眼屎多,脾气爆,口发苦...春来「上火」总和肝有关~

触目惊心!央视暗访“药都”:看看这些“掺假”的中药材,中医将毁于中药!

水果到底能不能吃?中医有个大原则

怕冷还上火,引火归元有妙招,经典二方还您健康体魄

不舍得放出的:实战型伤寒方歌!(赶紧保存)

国医大师李今庸:临床几十年,我常用的十几首验方

中药小激素“三仙汤”!

最实用的中医保健口诀

中医医疗与中医保健,如何规范区分?

中医外治阴囊湿疹

揭密!为什么体型较胖的人,“喝口凉水都长肉”?

这是一个救命神方!看各路高手精辟讲解!

紧急提醒!中老年做家务跟死亡率的关系,看完目瞪口呆!现在知道还不晚!

注意!这88个靠谱民间中医验方,值得珍藏,以备不时之需!

经方大家刘渡舟治肝八法及十六方证

阴囊潮湿,80%都隐藏大问题!

很快!!中医将迎来全球合法行医时代

“天下无病”,只看气和血——中医外治圣手林杰医生理法汇总

天机泄露!著名易学家详尽解析古今奇书《推背图》

弥足珍贵:几十年的临床感悟珍言录!

何绍奇:我治糖尿病的“四桑汤”和“四桑苦瓜煎”

神奇的民间疗法!全是绝招,有你验证过的吗?

以西律中害死中医药!中医是高纬度的象医学!

院长被免职!咸阳40余名抗疫医护被裁事件处理结果来了······

购买实体中医教材:

中医教科书在线购买

中医教科书在线购买

针灸相关教科书在线购买

推拿相关教科书在线购买

===================================

《问中医几度秋凉》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在线阅读(小郎中学医记)

什么是真正的中医?

热文推推荐

                                                .

==================================

年2月文章排行

年1月文章排行

年12月文章排行

年11月文章排行

年10月文章排行

年9月文章排行

年8月文章排行

年7月文章排行

年6月文章排行

年5月文章排行

年4月文章排行

年3月文章排行

年2月文章排行

年1月文章排行

年12月文章排行

年11月文章排行

年10月文章排行

年9月文章排行

年8月文章排行

年7月文章汇总

年6月文章汇总

年5月文章汇总

年4月文章汇总

年3月文章汇总

年2月文章汇总

年1月文章汇总

年12月文章汇总

年11月文章汇总

年10月文章汇总

年9月文章汇总

年8月文章汇总

年7月文章汇总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tf.net/zyys/1601231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