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过后,南方天气越发炎热,很多人晚睡早起后,都喜欢趁着早上出去跑步乘凉。
朋友也有早起晨跑的习惯,可能是一直呆在空调房,最近感觉身体有些僵,腰肩也不舒服,然后连续慢跑了几天,每天大概3公里,瞬间感觉整个人很轻松,精神也非常好,可一周后,她的腿脚开始变得沉重,想跑也跑不动了。
据专家说,这是过度运动造成的不适。因为运动可以加快新陈代谢,产生大量“活性氧”,这是一种促使人体衰老的物质。
而身体过度运动导致肌肉酸痛、关节中的软骨磨损还会形成关节炎。
过度运动还使心脏跳动超快、血压高、缺氧、昏倒,严重的话,甚至可能致命。
丹麦有一项研究显示,每周慢跑3次,总量控制在分钟,速度控制在慢速或者中速,超过这个量,会对人的器官和免疫系统造成影响,这样健身反而变成了伤身。
一般情况下,以下几种情况,不建议跑步。
01
患病时不要跑步,曾经有个小女孩感冒被父母带去跑步,以为这样可以治感冒,结果感冒愈发严重了。我们都知道,人感冒后最重要的是要休息,而跑步消耗体能,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02
怀孕初期不要跑步,怀孕初期因身体激素的变化,胎儿的着床不够稳定,不适合跑步。
03
尽量做到上山跑,下山不要跑,因为当你做下山跑时,地面对脚、踝、膝和腿的撞击力加大了(大约为体重的4到5倍)。而当你做上山跑时,撞击力会小很多,更有利于加强大腿的力量,有助于跟腱的拉伸。下山跑时要减小跑的步幅。
04
没有做好准备活动,不要跑,人体各内脏器官及四肢从相对静止状态到较紧张活动需要有个适应过程,因此,人在进行跑步前同样要作适当的准备活动,使机体生理机能能够在动的情况下协调地工作。如果跑前不做准备活动,长跑时往往会发生关节韧带、肌腱扭伤。特别是一起身就进行紧张的跑步,更易发生。
此外,身体素质不好的人加速时,应先从小碎步开始。跑步加速也是人体这台机器的程序化操作,不是盲目地咬牙蛮干的,通过调节呼吸,能使跑步的时间更持久,锻炼效果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