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峰中医健康常识一治未病

文章来源:健康_保健养生_健康养生馆   发布时间:2016-11-24 13:00:36   点击数:
  

未病学思想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内经》《难经》,发展与秦汉时期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经过历代医学家充实提高而渐成体系。

“治未病”就是采取相应措施维护健康,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严格来说,“治未病”涵盖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层面,强调人们应该注重保养身体,培养正气,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达到未生病前预防疾病的发生、生病之后防止进一步发展以及疾病痊愈以后防止复发的目的。

“治未病”一直被认为是中医的至高理念和境界,这一思想是杏林人士头脑中最不可或缺的。

(一)未病先防

中医学认为,临床上没有无原因的证候,任何证候都是在某种原因的影响和作用下,患病机体所产生的一种病态反应。

未病先防,就必须从增强人体正气和防止病邪侵害两方面入手。

1.养生以增强正气

养生,主要是未病时的一种自身预防保健活动,从预防的角度看,可增强自身的体质,提高人体的正气,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在日常的生活中应当做到:顺应自然(作息有规律),养性调神(有健康的兴趣爱好),护肾保精(注意劳累过度),体魄锻炼(适当增加运动),调摄饮食(控制烟酒)和进行针灸、推拿、药物调理。2.防止病邪侵害

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故未病先防除了养生以增强正气、提高抗病能力之外,还要注意避免病邪的侵害。顺应四时,调整心态,是防止病邪侵害的关键。

(二)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指的是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

1.早期诊疗

在疾病的过程中,由于邪正斗争的消长,疾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由浅到深、由轻到重,由单纯到复杂的发展变化。其原因就在于疾病的初期,病位较浅,病情多轻,正气未衰,病较易治,因而传变较少。所以诊治越早,疗效越好,如不及时诊治,病邪就有可能步步深入,使病情愈趋复杂、深重,治疗也就愈加困难了。早期诊治的时机在于要掌握好不同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及其传变的规律,病初既能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及时有效和彻底的治疗。

2.防止传变

防止传变,是指在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途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疾病一般都有其一定的传变规律和途径,邪气侵犯人体后,根据其传变规律,进行早期诊治,阻截其病传途径,可以防止疾病的深化与恶化。

(三)瘥后防复

所谓“瘥后防复”,就是除邪务尽,防止疾病复发。

瘥后防复与未病先防及疾病既病防变这三个原则是相辅相成、联系紧密的。瘥后防复,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越来也显得重要和必要。无论是各种慢性病的治疗还是重症治疗,瘥后防复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做好瘥后防复的工作,也成为医疗服务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尤其像癌症、糖尿病以及一些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在内的慢性病患者,都是瘥后防复工作的重点人群。做好瘥后防护工作,防止疾病的复发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才是真正有效保护自己身体健康的措施。









































中药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郑华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tf.net/dzys/1601141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