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中医和西医间的那道认知墙

文章来源:健康_保健养生_健康养生馆   发布时间:2018-4-1 15:13:43   点击数:
  

“这一代年轻医生很聪明,接触的资讯也比我们那时候多多了,我们不能老怪年轻人不好,也要反思自己培养的问题,要给他们提供更符合现在年轻人特点的工作环境。”

燕小六

来源

医学界服务站

人经常因为不了解,所以不喜欢。

比如,在风俗习惯多奇葩的印度,左手擦屁股、右手吃饭,是一个常被外人絮叨的梗。

该图指导在没有纸的情况下,如何用水蘸湿PP,然后用左手擦净。

对于这一习俗,支持和反对的论调都有很多。

假设你得知:解便后,用手指擦屁股,能降低痔疮发病率,大量节约纸张、有助环保;而用手抓饭吃,能提升触觉锐度、强化进食的快感,还能提前了解食物温度、避免烫嘴;更重要的是,这会驱使你注意手卫生——

那么,你会不会对这个习俗,多一些理解,甚至有点小期待、也想入乡随俗一把?

在中医和西医之间,似乎也隔着一道“认知墙”。

一方认为,西医才是经得起推敲的“循证科学”,是对机体生理功能医药学的理论、摸索与实践。在以西医为主导的现代医学体制中,这一方占了大多数。

另一方认为,“中医最全面、最系统、最具体、最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中医不是单纯的医学,它是哲学、心理学、天文气象、环境科学、动植矿物等的综合学科”(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言)。

大家说得都有道理。

只不过,在年12月国务院发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之后,中医药的发展成为“国策”,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医不懂点中医,行吗?

“西医和中医完全是两套理论体系。你说懂点就懂点?你先把这段话翻译咯: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找刺者或许会这么说。

懂≠精。它是“知其然”,旨在理解异见。

过去的知识分子大多懂一些中医药典故。一方面,古籍多有这类记叙。另一方面,中医药强调养生,迎合了中国人从古而今的健康思潮。最重要的是,先人的医药思想和理念,蕴含着老祖宗的哲学和智慧。读一读,就是在提高和传承传统文化素养。

更好的情况是,在理解中医的基础上,慢慢认可、赞同,甚至去钻研——多一门知识就是多一门手艺,这是好事。

毕竟,中西、西医同是研究人体的医学,同是治病救人。无论在哪个点上发力,都是为了病人好。

中医药相关的书籍并非都是“之乎者也”。有些描叙中药材的,通篇都是引人入胜的故事。

随便挑一本,《本草——生长在时光的柔波里》,有这么一段:

古代有一人家,丈夫在外经商。贤惠的妻子见田里油菜花谢结籽,即将进入收割油菜、抢种水稻的季节,就给丈夫写了封信:使君子,半夏,当归。

丈夫接到信后,回了一封,催人赶快送回家。信这样写道:红娘子,明天,茴香。

一来一回两封信,14个字,提到了6中药材,当真是妙。

当归这个梗,在三国时期也被用过。

彼时,魏国天水郡中郎将姜维走投无路,投奔了诸葛大军。一天,姜维接到一封信,是走散的老母亲写来的,问他要一味叫“当归”的中药。

姜维回复其母:良田百倾,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说完两个故事,《本草》作者嵇元笔锋一转,说:古书中,当归都和妻子有关……这许是当归为妇科的要药、主药,中医妇科几乎到了“十药九归”的地步。

《本草》是一本非常“小清新”的书。

一是写作手法“清新”,没有文言文的前置、倒装。不会出现每个字都认识,凑一块儿读不懂的尴尬。

二是手绘插图“别具一格”。青年画家三淼为出现在术中的每一种本草,都配上了水彩图。打开书,一股淡淡的药香拂面。

图片来源于《本草》一书

但这本书的格局,不止于此。

“希望以该书为起点,帮助各个年龄层和文化知识结构的人群,了解最常用中药最基本的知识点,引发读者思考。更重要的是培养读者兴趣,在阅读中体会中华四千年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心中播下探寻生命世界的火种。”这是创作本书的又一初心。

或许对西医来说,《本草》是你进入中医世界的一本“桥梁书”。

好消息来了!

医学界携手人民卫生出版社,为您推荐这一本《本草:生长在时光的柔波里》,单本8折低价,正版保证。现在下单,第二天即可发货(周末除外)~

长按下方







































天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医院哪家强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tf.net/dzys/160120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