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也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将肥胖定义为对健康构成威胁的异常或过度脂肪堆积。
肥胖的评价指标主要有4种:
1)体质指数(28kg/㎡)
2)腰围(男90cm,女80cm)
3)腰臀比(男0.9,女0.85)
4)体脂率(男30%,女28%)
过度脂肪囤积体内会引起体内糖脂代谢紊乱和靶器官损害。如腹型肥胖人群较其他类型肥胖人群有更高的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有研究指出当体质指数每升高5kg/㎡,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就会增高40%。因此每周保证充足的运动时间尤为重要,将有氧运动与抗阻运动相结合是目前较为推荐的运动形式且有诸多优点。
(一)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在供氧充足时全身大肌群参与的持续性、有一定节奏性、较低强度的运动。有氧运动强度一般在50%~60%最大心率之间(最大心率=-年龄)。常见有氧运动方式有慢跑、跳绳、游泳、健美操等。有氧运动可加快机体对葡萄糖的摄取,抑制多余血糖转化为脂肪,还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脂肪水解过程的限速酶活性增加,加速脂肪分解,还可增强最大耗氧量,改善心肺功能。美国运动医学会建议:每周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对健康促进有明显效果。然而,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不易被坚持,还可能会损伤体重过大人群的关节。(二)抗阻运动
一系列中等负荷、持续、缓慢多次重复的抗阻运动可以改变身体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的平衡关系,增加人体肌肉的重量,而肌肉含量的增加会提高机体的基础代谢率,从而达到减脂的目的。因此,抗阻运动的效果体现在运动后,且抗阻运动持续时间短、运动带来的愉悦感强,更易被肥胖病人接受和耐受。抗阻运动兼有强健肌肉和骨骼的效益。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