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中医诊断学第19课中药学基础

文章来源:健康_保健养生_健康养生馆   发布时间:2019-6-10 18:22:33   点击数: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也是人们对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中药的基本知识:

中药质量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药材品种、药材产地、采收、炮制、贮藏

何谓“道地药材”?

?唐宋以来,人们将具有地区特色、质量优良、疗效显著的药材称为“道地药材”或“地道药材”。

?道地药材的确定,与其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但最重要的是长期临床实践证明了的可靠疗效。

?四川的黄连、附子、川芎;

?江苏的薄荷、苍术;

?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

?广东的砂仁;云南的三七;河南的地黄,山东的阿胶,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

?四大怀药(怀菊花、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

川芎

川牛膝

附子

薄荷

茅苍术

人参

五味子

砂仁

三七

地黄

中药的产地

?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所产的中药,其质量优劣不一样,其临床疗效也有差异。

?“道地药材”:是指出产在某地的在同一品种中质量优等的药材。

道地药材—建泽泻(泽泻醇B单乙酰酯的含量最高)

不同产地泽泻中泽泻醇B单乙酰酯的含量

中药的采集

1.植物类药--以入药部位的生长特性、成熟程度为依据

全草类: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茵陈例外,在嫩苗时采集);

叶类: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桑叶须在深秋或初冬经霜后采集);

花类:花正开放(金银花一天内以早晨9时采摘最好);

果实和种子类: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

根和根茎类:秋末至春初;

天麻冬季采收者为“冬麻”、质佳;春季采收者为“春麻”、质次

树皮: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黄柏、厚朴);

根皮:秋后苗枯,或早春萌芽前(牡丹皮、地骨皮).

当季是药,过季是草;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

栀子的最佳采收时期是当年10月中、下旬,其栀子苷的含量较高,此时为栀子果实的成熟期。

2.动物类药--因品种不同,采收各异;

具体时间以保证药效及容易获得为原则;

(鹿茸须在五月中旬至七月下旬锯取,过时骨化为角)

3.矿物类药物--大多可随时采收;

鹿茸片—骨片鹿茸片—蜡片

中药的炮制

1.炮制的含义

指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

古代称为炮炙、修治、修事等。

2.炮制目的:

纯净药材

改变性能或功效(制首乌)

改变性状、便于贮藏和制剂

矫臭、矫味(酒制乌梢蛇)

增强药物的作用(醋延胡索)

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制川乌)

3.炮制方法

修治:纯净处理、粉碎处理、切制处理

水制:洗、淋、泡、润(闷、伏)漂、水飞

水火共制:煮、蒸潬、淬

其他制法:制霜、发酵、发芽

火制:炒、炙、煅、煨、烘焙

“气味”的决定作用

“一味中药”通常只会有一种性味。

“阴阳学派”的用药性味宗《神农本草经》(孙星衍本)。(《胎胪药录》)

“最传统的中医思维来源于日常生活”—“百姓日用而不知”

影响药物的因素:

“四气”:寒热温凉

“五味”:酸、苦、甘、辛、咸

用药部位:药材的叶、花、茎、根、果实、种子等。

“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神农本草经》

上品药含地气比较多,来调养人的实体;

中品药含天气比较多,来调养人的气;

下品药含天地气俱多,而且偏性较大,来治疗人的疾病。——“以偏纠偏”

不同的枝叶癝受天气之濡养,癝受地气之滋润不同。

为什么西瓜是凉的??

“酸、苦、甘、辛、咸”之五味,最初多是经口尝而辨别。

果实之反

?一是为了保护好种子

?二是为了引诱昆虫,繁衍后代。

四气

?寒热温凉

?热茶:热(川穹茶调散)麻黄

?温红茶:温肉桂

?凉绿茶:凉薄荷

?隔夜茶:寒大黄

用药原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五味

?酸苦甘辛咸

?酸枣仁:味酸平。

?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痛湿痹,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

?麻黄:味苦温。

?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

坚积聚。

?人参:味甘微寒。

?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

身延年。

?附子:味辛温。

?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温,踒。躄拘挛,脚

痛,不能行步。

?水蛭:味咸平。

?主逐恶血淤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

辛—发散、行气活血(多归肺经)

(多含有挥发油,如:麻黄、薄荷、红花)

甘—补益、和中、缓急(多归脾经)

(多含有苷类、糖类、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如:枸杞、党参、甘草)

酸—收敛、固涩(多归肝经)

(大多含有有机酸,如苹果酸、鞣酸等,如:五味子、乌梅、五倍子)

苦—泄降、燥湿、坚阴(多归心经)

(多含有生物碱和苷类,如:黄连、大黄)

咸—软坚散结、泄下、潜降(多归肾经)

(多含有钙、镁、钠、钾及其他活性成分,如:芒硝、昆布)

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

性味质地——升降浮沉

温热辛甘————升浮(升麻、天麻)

寒凉酸苦咸————沉降(黄柏、芒硝)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归经—表示药物作用部位

理论基础理论依据:

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

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

指导意义:

①按经选药,便于临床使用药物,可执简驭繁;

②便于掌握药物的作用重点;

③作引经药,使药力直达病所,更好地发挥作用;

④指导中药炮制加工。

毒性

?西汉以前的“毒药”,是一切药物的总称,即总括药饵之词。

?东汉以后主要指对机体有损害性的有毒之药。

“以偏纠偏”的中药

中药的配伍与禁忌

(1)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

(2)妊娠用药禁忌:

①慎用药主要是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

②温里药中的部分药(川芎、红花、番泻叶);

③禁用药多系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之品;

④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川乌、甘遂、水蛭);

(3)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①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不易消化;

②有刺激性的食物。

服药饮食禁忌

?服药饮食禁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又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一般而言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

?热性病患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性食物及甘温助热的食品;

?寒性病患者,应忌食生冷瓜果、清凉饮料等;

?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等;

?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患者应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阳之品;

?黄疸胁痛患者应忌食动物脂肪及辛辣烟酒刺激物品;

?脾胃虚弱患者应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

?肾病水肿患者应忌食盐、碱过多的和酸辣太过的刺激食品;

?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

中药的用量与用法

用量

①药物的性质性能(质量、质地、气味、毒性)

②用药的方法(配伍、剂型、使用目的)

③患者情况(体质、年龄、性别、病程、病势、生活习惯与职业)

④因时、因地制宜(四时气候冷暖及地域的干燥潮湿)

?煎煮方法:

①首先要考虑煎药器皿,煎药器皿最好用陶瓷器皿中的砂锅、砂罐。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煎药特别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煎药用水也很重要,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矿物质及杂质含量要少。

②加水量也要考虑,加水量应为饮片吸水量、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所需药液量的总和。再有,中药饮片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分耗损、破坏过多。

③煎煮中药还应注意火候与煎煮时间适宜。煎一般药宜先武火后文火,解表药及其它芳香性药物,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维持10-15分钟左右即可。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药及补益药,一般宜文火久煎,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中药的应用方法

1.先煎:如磁石、牡蛎等矿物、贝壳类药物,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

应先入煎30分钟左右再纳入其它药同煎,川乌、附子等药无论生用或制

用,因经久煎可以降低其毒性、烈性,宜先煎。如制川乌、制附片也应

先煎半小时再入它药同煎,生用煎煮时间应加长,以确保用药安全。

2.后下:如薄荷、白豆蔻、大黄、番泻叶等药因其有效成分煎煮时容

易挥散或分解破坏而不耐长时间煎煮者,入药宜后下,待他药煎煮将成

时投入,煎沸几分钟即可。大黄、番泻叶等药甚至可以直接用开水泡服,

其攻下作用更强。

3.包煎:如蒲黄、海金沙等因药材质地过轻,煎煮时易飘浮在药液面上,

或成糊状,不便于煎煮及服用,车前子、葶苈子等药材较细,又含淀粉、

粘液质较多的药,煎煮时容易粘锅、糊化、焦化,辛夷、旋覆花等药材有

毛,对咽喉有刺激性,这几类药入药时宜用纱布包裹入煎。

4.另煎:如人参、西洋参等贵重药物宜另煎,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

他药渣吸附,造成浪费。

5.烊化:如阿胶、鹿角胶、龟胶等胶类药,容易粘附于其它药渣及锅底,

既浪费药材,又容易熬焦,宜另行烊化,再与其它药汁兑服。

6.冲服:如芒硝等入水即化的药及竹沥等汁液性药材,或三七、川贝母

等需研末服用的药物,宜用煎好的其它药液或开水冲服。

服用方法

①服药时间:

空腹服(峻下逐水药、攻积导滞药、驱虫药)

饭前服(补虚药和治疗胃肠疾病的药物)

饭后服(消食健胃药或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

睡前服(安神药、涩精止遗药、缓下剂)

定时服(截疟药应在疟发前2小时服)

不拘时服(病情急险)

②服药次数:每日一剂,每剂分二服或三服;

③服药冷热:一般汤药多宜温服,也有热药凉服,或凉药热服者。

敲黑板划重点:

当归中医学堂笔记,仅供学习参考。

帅帅会持续更新更多的学习笔记,大家可以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医院的地方
北京哪个看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tf.net/dzys/1601220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