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来啦!
听说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又要来了!
对对对!我可是盼了好久了!
那我们快来看看今年的比赛是什么样子吧!
好耶!
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校内初赛
主要以自由代表队的形式参赛,全校学生可自由组队,每队4人,每队最多可以有一名心理学专业的同学。校内初赛共若干支代表队参加,初赛形式为笔试,满分为分,内容大部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部分涉及专业知识。根据初赛笔试成绩选拔出8支队伍参与校内决赛。
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校内决赛暨颁奖典礼
8支由初赛选拔出的队伍根据抽签顺序进行比赛。校内决赛由三部分组成。评审方式上有所创新,由现场专业评审、大众评审以及网络评审相结合。校内决赛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以及根据选手个人表现评选出2名“风采之星”。
决赛结束后,由嘉宾或老师进行致辞总结本次活动。随后将进行颁奖典礼,对获奖队伍和个人颁发奖状及奖杯。
比赛规则
(一)校内初赛规则
1.
初赛流程
初赛的形式为笔试,全程闭卷。各参赛队伍选派两人参加校内初赛,以两人成绩平均分作为该队初赛成绩,前八名队伍进入决赛。各参赛队成员需听从现场工作人员安排并对号入座,若迟到15分钟以上则算作弃权。
2.
初赛题型
本次初赛的题型均为客观题,内容主要涉及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处理,夹杂着少部分心理专业的题目,满分为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考试途中不能使用电子通讯设备,也不能相互交流,否则将以作弊处理。)
3.
参考书目
《经济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二)校内决赛规则
1.
决赛流程
各参赛队需统一着正装,赛前各代表队进行抽签,决定编号。各队领取不同颜色、号码的胸牌佩戴好。
比赛的基础分为分,由主持人致辞、介绍比赛规则并宣布比赛正式开始后,依次进行“过关斩将”、“一掷千金”和“设身处地”三个环节。同时,在比赛进行期间还将进行观众问答环节以及互动活动,答对题目和踊跃参与活动的观众将获得小奖品。
根据每支队伍的比赛最终得分,将逐选出一、二、三等奖,并选出2名“风采之星”,由嘉宾或老师总结致辞之后,进行颁奖典礼,对获奖的队伍以及个人颁发奖状或奖杯。
2.
决赛规则
每场八支队伍,每支队伍基础分分。
第一环节过关斩将
本环节分为必答题部分。
按照队伍编号顺序答题,每队5道题,题型均为单选题,前4题由队员按照编号依次作答,最后一题共同作答。选手需在主持人念完题目后5秒内作答,作答时队内其他选手不可提示。每道题分值依次为10.10.15.15.20,答错、超时、不答均不得分,每队答完题后换下一队伍作答。
第二环节一掷千金
该环节,队伍按照上一轮分数排序,由高到低,依次选择另一只队伍组成队友或者对手,(如果分数相同,则按照队伍编号依次选择)每支队伍有且只有一次选择队友或对手和被选择作为队友或对手的机会,被选择的队伍不可拒绝。例如:A队选择与B队为队友,则A队与B队共同选择题目难度,共同解答该题(如选择中档题30分),答对则平分题目分值(每队各加15分),答错每队扣除题目一半分数(每队各扣除15分)。如果A队选择B队为对手,则A队选择题目难度(如选择中档题30分),并选择是自己回答还是让对手回答,若选择对手B队伍回答,则需要B队独自回答题目,如果B队答错,则B队扣除题目分值(-30分),A队加上题目分值(+30分);如果B队答对,则B队加上题目分值(+30分),A队扣除对应分值(?30分)。如果队伍A选择自己回答,则与前面得分相反。
题目分为低中高三种难度,答对题目根据难度不同分别获得20.30.40分。低档题仅有16道,中档题有12道,高档题有8道,选择做队友的队伍有两次选择题目的权利,选择做对手的队伍仅有一次选择题目的权利,答错即终止该环节。
观众互动
观众互动环节由三道单选三道多选共六题组成,主持人念题结束后,观众可举手进行抢答,回答正确的观众将获得精美礼品一份。
第三环节设身处地
该环节为轮流答题,按照前三轮的得分,由高到低,每支队伍依次选择一段视频,视频结束放映后即可开始回答。每支参赛队伍回答时,需描述视频中体现的现象或心理学知识、并举出自己生活中与该视频内现象相关的事例。需要答对专业名词(5分),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该现象(5分),举出的例子贴合该现象(5分),答对一条加15分,由专业评委打分。
报名须知
1.
初赛流程
报名形式:自由组队,4人一组
(每队最多可以有一名心理学专业的同学)
报名对象:本校全体本科生
报名时间:5.25至5.27下午17:00
报名方式: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