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告家长书

文章来源:健康_保健养生_健康养生馆   发布时间:2016-9-3 16:44:50   点击数:
  

健康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告家长书

春季是多种疾病特别是沾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春季沾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水痘等。这些传染病传染性均较强,传播途径多样,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手足口病还可通过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因接触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学校、托幼机构是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病例更是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

诚请家长抽出宝贵的时间,了解春季常见的传染病特点,监督孩子勤锻炼、讲卫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孩子生医院救治并照实告知班主任老师,如确诊为沾染性疾病,请按医生、学校要求的隔离时间,在家疗养,学校许诺会及时对您的孩子进行学业辅导。

春季常见传染病简介:

1、流感(隔离期为退热后3天,主要症状消失,且不少于病发后1周)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传播速度快,可在人群中引发流行。潜伏期通常为1—3日,主要症状为急起高热、头痛、乏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中毒症状,可伴或不伴流涕、咽痛、干咳等,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病程4—7天,但咳嗽和乏力可持续数周。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自潜伏期即有传染性,病发3日内传染性最强。主要在人与人之间经飞沫直接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平常用具等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之一为接种流感疫苗。

2、流腮(隔离期为病发后21天)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由腮腺炎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部份病例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先驱症状,日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主要产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还能侵犯神经系统及各种腺体组织,引发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初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腮腺肿大前7日至肿大后9日约2周时间内具有高度传染性。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如麻腮风疫苗)可预防流腮。

3、水痘(隔离期为疱疹完全结痂且不少于病发后14天)

水痘是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发。患者可出现低热、全身不适等先驱症状,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皮疹呈向心性散布,主要位于躯干,其次为头脸部,四肢相对较少,手掌、足底更少。潜伏期为天,以天为多见。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发前天至皮疹完全结痂为止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可预防水痘。

4、手足口病(隔离期为康复后1周)

手足口病是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发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病发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致使死亡。一般全年均有产生,月为多发期,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产生爆发。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手足口病潜伏期为天,平均天,病程一般为天。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医治,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白癜风专科医院咨询
白斑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tf.net/yssp/1490.html